九日

帝京蒙福近,相国偃藩初。

瓮熟中斋酒,厨鲜上客鱼。

高怀日萧散,外物久驱除。

犀首无妨饮,宣尼或饭疏。

林凋疑野阔,荷罢似池虚。

此乐凭谁辨,须烦藻思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京城沐浴着神恩临近,宰相开始在封地安居。
酒坛中的酒已醇熟,中斋宴上佳肴满席,鲜美的鱼是待客之选。
高尚的情怀每日闲适,世俗之事早已抛诸脑后。
纵是犀首豪饮也不为过,孔子或许也会选择粗食简餐。
树林凋零,仿佛野外更为开阔,荷花凋谢,池塘似乎空荡荡。
这样的乐趣,谁能真正领略?还需借助文采出众的人来解读。

注释

帝京:首都。
蒙福:受到神灵的庇佑。
相国:宰相。
偃藩:安居封地。
瓮熟:酒坛中的酒已熟。
厨鲜:新鲜的菜肴。
高怀:高尚情怀。
日萧散:每日闲适。
驱除:排除。
犀首:古代官名,泛指豪饮者。
宣尼:孔子的别称。
饭疏:吃粗食。
林凋:树叶凋落。
野阔:野外广阔。
荷罢:荷花凋谢。
辨:领略。
藻思:文采出众的思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句“帝京蒙福近”表达了作者对于都城所带来的祥瑞与幸福感的亲近感受。“相国偃藩初”则是说到自己在国家边疆担任要职,刚开始履行职责。接下来的两句“瓮熟中斋酒,厨鲜上客鱼”,通过对家乡美食的描写,如同烹饪中的美酒和新鲜的鱼肉,展现了作者对于家乡生活的怀念与享受。

“高怀日萧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开阔的情感状态,而“外物久驱除”则暗示着作者对外界事务已不再过分在意。接着,“犀首无妨饮,宣尼或饭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不为琐碎之事所扰。

“林凋疑野阔,荷罢似池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不以物喜的哲学思考。最后,“此乐凭谁辨,须烦藻思馀”则是在询问这种生活之乐是不是需要别人来品鉴,以及是否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这份满足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是作者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寻找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内心平衡。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九日侍宴太清楼

荐九标佳节,中天驻翠舆。

晨光清复道,秋色遍储胥。

畦稻霜成后,宫橙露饱初。

省收行步玉,拜赐俨华裾。

曼衍来长乐,鸱夷下属车。

帝韶仪瑞鶠,王藻跃恩鱼。

霁雾供披拂,凉风助扫除。

高杨穿叶外,仙菊泛花馀。

寒入弓声厉,欢留酒算徐。

神池原不浪,温树未曾疏。

帝眷凭秋稼,臣心仰夏渠。

承平将乐事,并入史臣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十日宴江渎亭

节去欢犹在,宾来赏更延。

悠扬初短日,凄紧乍寒天。

霁沼元非涨,秋花自少妍。

蚁留新献酎,蕙续不残烟。

戏鰋冲馀藻,游龟避折莲。

流芳真可惜,从此遂凋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三月二十一日集海云鸿庆院

地胜祠仍古,春馀物遍华。

山云时抱石,佛雨不萎花。

岭挟楼梯峻,岩牵殿墄斜。

淙溪杂环佩,怪蔓走龙蛇。

供坐僧飞钵,香园客戏沙。

吾游真草草,深意负青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三泉县龙洞洞门深数十步呀然复明皆自然而成

虬洞閟灵峰,缘虚一线通。

云披双壁敞,树补半岩空。

穊竹森烟纛,飞泉曳玉虹。

重萝不肯昼,阴壑自然风。

岭断天斜碧,崖倾日倒红。

浮邱邈难遇,留恨翠微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