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侍宴太清楼

荐九标佳节,中天驻翠舆。

晨光清复道,秋色遍储胥。

畦稻霜成后,宫橙露饱初。

省收行步玉,拜赐俨华裾。

曼衍来长乐,鸱夷下属车。

帝韶仪瑞鶠,王藻跃恩鱼。

霁雾供披拂,凉风助扫除。

高杨穿叶外,仙菊泛花馀。

寒入弓声厉,欢留酒算徐。

神池原不浪,温树未曾疏。

帝眷凭秋稼,臣心仰夏渠。

承平将乐事,并入史臣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在美好的节日里推荐九位杰出人物,他们如翡翠般高贵,停驻在中央的宝座上。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道路,秋天的景色布满了宫殿的庭院。
稻田里的稻谷经霜后显得更加丰满,皇宫中的橙子也饱满露珠,初显秋意。
官员们恭敬地收取赏赐,衣着华丽地行礼致谢。
他们从长乐宫优雅地到来,乘坐下属的车辆,秩序井然。
皇帝的音乐表演如同吉祥的鸟儿,王室的赞美诗跳跃着感恩的鱼。
雨后的雾气为他们提供了清新环境,凉风吹过,仿佛在清扫一切。
高大的杨树枝叶间透出阳光,仙菊在花丛中摇曳。
寒冷的箭矢声越发尖锐,欢乐的饮酒时光缓慢而悠长。
神池本就平静无波,温树从未疏离。
皇帝的恩宠依赖于秋天的庄稼,臣子的心向夏日的灌溉渠道致敬。
在和平盛世,这些快乐的事迹都将被史官记录下来。

注释

佳节:节日。
翠舆:翡翠般的宝座。
储胥:宫殿庭院。
省收:恭敬收取。
华裾:华丽的衣裙。
曼衍:优雅地移动。
鸱夷:古代的一种皮囊,这里指车辆。
帝韶:皇帝的音乐表演。
神池:神圣的池塘。
温树:常青树,象征忠诚。
夏渠:夏季灌溉渠道。
承平:太平时期。
史臣:史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参加了一次在高层建筑——太清楼举行的九日宴会。诗中的意境分为几个部分:

1. 开篇“荐九标佳节,中天驻翠舆。”表明是在良辰吉时,由皇帝乘坐华丽的车驾到达。

2. “晨光清复道,秋色遍储胥”描绘了早晨清新的景象和秋天美丽的颜色,这里的“储胥”指的是广阔的田野。

3. “畦稻霜成后,宫橙露饱初。”诗人讲述了秋收后的稻谷经霜冻而成熟,以及宫中橙子因露水而肥美,这里表现了丰收的喜悦。

4. “省收行步玉,拜赐俨华裾。”“省收”意味着节约和谨慎,“行步玉”可能指的是走在铺满珍珠的道路上,表达了皇帝的恩惠与诗人的感激之情。

5. 接下来的几句:“曼衍来长乐,鸱夷下属车。帝韶仪瑞鶠,王藻跃恩鱼。”描绘的是宴会上的欢乐景象,以及皇家仪仗的威严和祥瑞之物。

6. “霁雾供披拂,凉风助扫除。”则是对气候条件的细腻描写,表明天气清新,没有尘埃。

7. “高杨穿叶外,仙菊泛花馀。”这里诗人观察到高大的杨树和仙菊花盛开的情景,透露出自然之美。

8. “寒入弓声厉,欢留酒算徐。”则表达了秋天的凉意以及宴会上的愉悦与悠然自得。

9. “神池原不浪,温树未曾疏。”诗人形容了一处静谧无波的水域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这些景物都是自然界中最为平和美好的写照。

10. 最后,“帝眷凭秋稼,臣心仰夏渠。承平将乐事, 并入史臣书。”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皇上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国泰民安、盛世佳话能够流传于史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宴会的详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君主恩泽与自然之美的赞颂。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十日宴江渎亭

节去欢犹在,宾来赏更延。

悠扬初短日,凄紧乍寒天。

霁沼元非涨,秋花自少妍。

蚁留新献酎,蕙续不残烟。

戏鰋冲馀藻,游龟避折莲。

流芳真可惜,从此遂凋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三月二十一日集海云鸿庆院

地胜祠仍古,春馀物遍华。

山云时抱石,佛雨不萎花。

岭挟楼梯峻,岩牵殿墄斜。

淙溪杂环佩,怪蔓走龙蛇。

供坐僧飞钵,香园客戏沙。

吾游真草草,深意负青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三泉县龙洞洞门深数十步呀然复明皆自然而成

虬洞閟灵峰,缘虚一线通。

云披双壁敞,树补半岩空。

穊竹森烟纛,飞泉曳玉虹。

重萝不肯昼,阴壑自然风。

岭断天斜碧,崖倾日倒红。

浮邱邈难遇,留恨翠微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上元观灯纪事

泛膏闻旧典,秉烛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让春。

钧天移帝乐,北斗下城闉。

匝地沈香燎,浮空罗袜尘。

并珂驰宝铰,分幰鹜彫轮。

忽去腾夷路,还来竞要津。

酒胡矜酎美,梅额衒妆新。

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