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寺丞

嗟予兀兀何施为,学无异意唯传师。

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巳无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

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

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

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

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

穷愁著书古有例,昨官闽中今海涯。

海涯路远学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时。

圣皇诛赏甚明白,归来奏牍无迟迟。

江南臈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从此止,马头一别东西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茫然若失,不知所措,学习只遵循老师的教导。
他曾说古代圣贤的著作,主要是关于人事,并无其他偏离正道的分支。
谁能料到每一步都有天道?丘师能洞察这一切。
《春秋》流传千年,雅颂诗篇则涵盖十二种曲调。
他深入解析深奥的理论和隐含的主旨,就像画圆规一样精准。
兄长教导我,但我仍有许多不懂,如同无知的孩子。
文侯听音乐生怕睡着,我有幸免于这样的困扰。
子夏和丘明的言论不及兄长,他的收获为何如此非凡。
我怀疑自己前世可能是颜回,独自接受师说却鲜有人知。
或许在梦境中我感应到神秘力量,常跟随周公孔子的足迹。
否则在千年之后,为何这些知识传承如此清晰。
古人困厄时会著书,我从福建官至海边,学者稀少。
海边求学不易,这门学问还未广泛传播。
圣明君主赏罚分明,我归来后无需拖延上奏。
江南腊月雪花如手掌大,酒杯上的冰花寒意渐消。
是非对错至此终止,马头一别,我们东西分道扬镳。

注释

兀兀:茫然若失。
何施为:不知所措。
先圣所述作:古代圣贤的著作。
人事:人事伦理。
无他岐:没有偏离正道。
天道:天理、命运。
识:洞察。
春秋:古代史书。
雅颂周流:雅颂诗篇流传。
大传:深入解析。
隐旨:隐含的主旨。
如痴儿:如同无知的孩子。
文侯:古代人物。
指目皮:形容极度专注。
丘明子夏:历史人物。
神奇:非凡。
前身:前世。
无人知:鲜有人知。
梦寐感灵怪:感应神秘力量。
追随:跟随。
穷愁著书:困厄时著书。
施行时:广泛传播的时候。
圣皇:圣明君主。
奏牍:奏章。
江南臈雪:江南腊月的雪。
寒力衰:寒意减弱。
东西驰:东西方向各自离去。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学家对其师承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学术追求的敬仰之情。开篇“嗟予兀兀何施为”表现出一种困惑与无奈,接着“学无异意唯传师”则明确指出了诗人的学术立场,即坚持对先贤圣哲的学习和传承。

在“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巳无他岐”中,诗人提及古代圣贤之言,其内容包罗万象,无不蕴含深意。紧接着,“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表明了诗人对先师所传文化的信仰和敬畏。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则是对儒家经典《春秋》和古代音乐的颂扬,展示了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解读经典的艰难与精微,更暗示着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下文“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透露出一种谦逊和虚心,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依赖。接下来,“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则是诗人自嘲,对比古代贤者与自己的差距,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心态。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一句中,“丘明子”可能是对师长的尊称,而“我兄”则指的是诗人的同门或友人,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他们学术成就的敬佩。紧接着,“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一句,则表现出对古代圣贤如颜回等人物的景仰之情,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则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古圣先贤交流的愿望,这种超越时空的交流欲望,体现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渴求。

最后,“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学术传承的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对知识传递之重要性的认识。全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学术的尊崇之情。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张宏下第南归

世家元是武夷孙,四上观光预国宾。

地底岂无干斗气,天边争奈饮牛人。

田宜秫稻应多酒,路入溪山渐少尘。

身计未谐归计好,一樽犹可醉乡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著作知柳州

到官十五月,太半在他邦。

惠术未施一,公心无与双。

剖符新使粤,尽室始浮江。

地理将分岭,行程即下泷。

旅愁侵酒座,秋色漏船窗。

属吏谁非慑,群蛮不易降。

人稀财岂厚,俗异性多憃。

自此观贤业,洪钟且试撞。

形式: 排律 押[江]韵

送陈次公茂材

俗人无心胸,贵伪不贵诚。

口吻当文学,奔走成名声。

之子出蒿莱,行洁业且精。

中美未外发,朴质亡华英。

持此向广众,讵免笑与憎。

况复觅荐举,路险岂易行。

所愿天命泰,因之主者明。

牙弦一鼓时,钟子耳必倾。

形式: 古风

送知军曹比部移虔州

要知贤者善居官,法自严明性自宽。

黠吏欲欺难作计,愚民初惧久方安。

狱辞大小情皆见,市物公私价一般。

农力不闻供土木,穷阎犹得免饥寒。

星为二使来巡抚,考未三年悉可观。

剧郡便当烦镇守,君恩宁许更盘桓。

两轓赣水行非远,五裤旴江日渐单。

从此天衢龙跃去,野人怀德谩悲酸。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