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题武夷仙掌岩”为题,由宋代诗人林汝砺所作。诗中描绘了武夷山仙掌岩的景象,通过汉武帝与金茎的典故,以及对悬崖上纤纤十指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
首句“汉武升遐几度春”,借用了汉武帝登基的典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里的“升遐”指的是帝王去世,用以表达时间的长河中,历史人物终将逝去,只有自然景观永恒不变的主题。
次句“金茎事迹总无闻”,金茎是古代宫殿中的装饰物,此处借指历史的痕迹或传说。诗人说这些历史的印记和传说如今已无人知晓,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遗忘之间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永恒与人类记忆短暂的感慨。
后两句“悬崖更不承朝露,空印纤纤十指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悬崖上的露水象征着短暂的美丽与生命,而“纤纤十指纹”则可能是对某种痕迹或印记的比喻,暗示着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痕迹,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万物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