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夷仙掌岩

汉武升遐几度春,金茎事迹总无闻。

悬崖更不承朝露,空印纤纤十指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以“题武夷仙掌岩”为题,由宋代诗人林汝砺所作。诗中描绘了武夷山仙掌岩的景象,通过汉武帝与金茎的典故,以及对悬崖上纤纤十指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

首句“汉武升遐几度春”,借用了汉武帝登基的典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里的“升遐”指的是帝王去世,用以表达时间的长河中,历史人物终将逝去,只有自然景观永恒不变的主题。

次句“金茎事迹总无闻”,金茎是古代宫殿中的装饰物,此处借指历史的痕迹或传说。诗人说这些历史的印记和传说如今已无人知晓,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遗忘之间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永恒与人类记忆短暂的感慨。

后两句“悬崖更不承朝露,空印纤纤十指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悬崖上的露水象征着短暂的美丽与生命,而“纤纤十指纹”则可能是对某种痕迹或印记的比喻,暗示着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痕迹,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万物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

林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钱明仲汲古堂

自一而三散万殊,学惟定力是功夫。

十分谨处持槃水,万理紬来似辘轳。

痴叔床空唯易在,濂溪阁冷有图无。

希天穷到渊渊地,子肯闲来拥地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初度客中有感

越舄长吟有所思,生空照社老空痴。

一千馀尺拔文笔,三十六湾深墨池。

人物要当天地意,溪山不欠晋唐诗。

渊明子美成何事,牢落生涯寄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灯夕

人生能看几番灯,强倚灯花听竹声。

玉管吹残梅外雪,星毬撰出雨边晴。

人行香雾不知夜,儿傲饥雷看到明。

梦破春风感留滞,老书移就短长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心耻奉檄

日月孔兼孟,尘埃申与韩。

合于三尺法,行矣一分宽。

火伞不遮热,冰壶独枕寒。

平反了无几,足迹略高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