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生日

少年即病肺,喘作锯木声。

中年复病脾,暴下泉流倾。

困苦始知道,处世百欲轻。

收功在晚年,二疾忽已平。

来年今日中,正行七十程。

老聃本吾师,妙语初自明。

至哉希夷微,不受外物婴。

非三亦非一,了了无形形。

迎随俱不见,瞿昙谓无生。

湛然琉璃内,宝月长盈盈。

形式: 古风

翻译

少年时就患了肺病,呼吸困难像拉锯一样
到了中年又病了脾,突然间腹泻如泉水涌出
经历困苦才明白道理,世间欲望都变得轻如鸿毛
养生之道在晚年见效,两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来年今日,我将完成七十岁的里程
老子原本是我的导师,他的智慧之言起初并不显明
道的至高境界微妙难言,不被外物所困扰
它既非三者也非单一,无形无相,难以捉摸
无论是迎接还是追随,都无所显现,如佛陀所说,无生无灭
内心如琉璃般清澈,内在的智慧如明月常照

注释

病肺:肺病。
喘作锯木声:呼吸困难,声音像拉锯。
复病脾:再次患病,这次是脾病。
暴下:突然大量流出。
处世:面对世事。
宝月:比喻内在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丁亥生日》。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身体状况为切入点,描述了少年时期肺病和中年时脾病的困扰,通过这些经历,他深刻体会到生活的困苦,从而对世间欲望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应当看淡一切。诗人将希望寄托于晚年,庆幸自己的疾病得以好转。在七十岁的生日之际,他引用老子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被外物所累的重要性,主张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最后,他将自己的心境比喻为琉璃中的宝月,澄澈明亮,寓意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诗寓言性强,体现了苏辙的人生哲学和对道家思想的领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三首(其三)

幼子淮西客,双壶思老人。

远来经颔淡,细酌喜清醇。

饮罢遥怜汝,归来早及春。

南斋昔未有,馀似旧时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九日家酿未熟

平生不喜饮,九日犹一酌。

今年失家酿,节到真寂寞。

床头泻馀樽,畦菊吐微萼。

洗盏对妻孥,肴蔬随厚薄。

兴来欲径醉,量尽还自却。

傍人叹身健,省己知脾弱。

尚有姑射人,自守常绰约。

养生要慈俭,已老惭矍铄。

燕居渐忘我,杜门奚不乐。

风曲日已乾,浊醪可徐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入峡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

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

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

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

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

捩柁破濆旋,畏与乱石遭。

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

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

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

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

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

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

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

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

峭壁下无趾,连峰断脩腰。

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

水怪不尽戮,下有龙与鳌。

辽哉千万年,禹死遗迹牢。

岂必见河洛,开峡斯已劳。

形式: 古风

八阵碛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馀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