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舟中

行行惊岁暮,孤棹滞天涯。

远岸经桥合,寒流抱郭斜。

何人分竹叶,无使寄梅花。

苦为微名累,萧萧两鬓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身处舟中的孤独与感慨。首联“行行惊岁暮,孤棹滞天涯”写出了诗人随着岁月流逝,却仍漂泊在遥远的异乡,孤舟停泊在辽阔的天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哀愁。

颔联“远岸经桥合,寒流抱郭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远处的岸边与经过的桥梁相接,寒意逼人的水流环绕着城郭斜斜流淌,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何人分竹叶,无使寄梅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他询问着,是否有知音能够分享他的忧愁,寄托他的思念,如同竹叶与梅花一样,象征着纯洁与高洁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被理解、被关怀的心声。

尾联“苦为微名累,萧萧两鬓华”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他感叹于自己为了微小的名声而劳碌奔波,最终两鬓斑白,却依然未能摆脱命运的束缚。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辛酸与无奈,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舟中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孤独、命运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徐除夕

倚棹南徐下,燕山北望遥。

客程犹未半,残岁只今宵。

乡泪当孤烛,愁心逐夜潮。

高堂有白发,何意向云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扬子江望金山寺

才过扬子渡,便觉气萧森。

地势分南北,江流自古今。

浪翻塔影动,云拥寺门阴。

未惯风波苦,空馀涕泪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漂母庙

淮水流无尽,荒城古庙存。

何人怜国士,老妪识王孙。

虽有千金报,宁酬一饭恩。

平生知己意,难与世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任邱道中

马足怯春霜,燕山路正长。

生涯惭小草,离绪寄衰杨。

白骨新邱垄,黄沙古战场。

平安空有信,来往少同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