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其一)般涉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翻译

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桥上的寒风刺人眼目,令人神伤。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黄昏将尽,街市上亮起了灯火点点。
陈旧的小屋里,我卧在寒窗之下,听到了井边几片梧桐落地的声响。不贪恋这薄薄的被子,几次三番起身下床。有谁知道我如此心神不安,辗转难寐,全是因为她的一封书信。

注释

叶下:叶落。
轻浪:微波。
沈沈:形容流水不断的样子。
酸风射眸子:指冷风刺眼使酸鼻。
酸风,指刺人的寒风。
单衾:薄被。
萧娘:唐代对女子的泛称。
此指词人的情侣。

鉴赏

这首宋词《夜游宫·其一》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街景和内心情感。开篇"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通过夕阳映照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桥上酸风射眸子",描绘了秋风吹过桥头,刺骨的寒意直入眼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诗人长久地站立桥头,凝视着渐近黄昏的城市灯火,透露出他对繁华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落寞心情。"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转入室内,诗人听见枯桐落叶的声音,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怀旧。

最后,"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女子(萧娘)深深的思念,他辗转反侧,无法忘怀,却又不愿向人道出,只能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写下书信。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周邦彦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夜游宫

一阵斜风横雨。薄衣润、新添金缕。

不谢铅华更清素。倚筠窗,弄么弦,娇欲语。

小阁横香雾。正年少、小娥愁绪。莫是栽花被花妒。

甚春来,病恹恹,无会处。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定风波.商调美情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

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

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大石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法曲献仙音.大石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

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耿无语。

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