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坟夜雨次韵

共识峨眉紫气多,文章千古重东坡。

神归天上为霖雨,碧化长空作汝河。

马鬣当年埋宋璧,夕阳此日听樵歌。

春流不尽忠魂恨,万壑涛声涨绿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苏坟夜雨次韵》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是对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深切缅怀与赞美。诗中不仅描绘了苏轼墓地的自然景观,更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苏轼精神的崇敬和对其作品永恒价值的肯定。

首联“共识峨眉紫气多,文章千古重东坡”,开篇即以峨眉山的紫气烘托出苏轼文章的千古流传,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紫气”象征着文采飞扬,而“东坡”则是苏轼的别号,以此点明主题人物。

颔联“神归天上为霖雨,碧化长空作汝河”,进一步将苏轼的精神与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苏轼死后,其精神仿佛化作天上的霖雨,滋润万物;而他的思想则如同碧水一般,融入广阔的天空,化作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滋养着后世的心灵。这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苏轼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颈联“马鬣当年埋宋璧,夕阳此日听樵歌”,通过对比手法,将苏轼生前的辉煌与身后世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昔日的荣耀如宋璧(古代珍贵的玉器)深埋于地下,而今夕阳西下,人们在林间唱起歌谣,似乎在诉说着对这位伟大文人的怀念与敬仰。这一联既是对苏轼生平的回顾,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

尾联“春流不尽忠魂恨,万壑涛声涨绿波”,以春水不息、万壑涛声为喻,表达对苏轼忠贞不渝精神的颂扬。尽管时间流逝,但苏轼的忠诚与才华却如同永不干涸的江河,其影响如同绿波般蔓延,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这里的情感深厚,既有对苏轼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后世文人志士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墓地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与作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怀念。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二苏坟用原韵

双璧佳城在此中,九原并蒂作芙蓉。

峨眉月冷鹃声断,南国香销马鬣封。

绝代勋名伤往事,千章古木乱疏钟。

光芒万丈知难掩,一夜风雷起卧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汉口感怀

汉口凄然望落晖,伤心万里泪沾衣。

终天有恨归思切,异地浮家愿转违。

况是涪江风浪急,还疑鄂渚彩云飞。

天涯此际难分手,珍重加餐待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愁怀

风烟万里路漫漫,泪滴征尘湿未干。

杜宇有魂啼夜月,王孙无梦到长滩。

端居自信清修好,涉历方知行路难。

愁对长江春水阔,石尤起处暮光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荆州清明

人传此日是清明,细雨连天倍怆情。

乱后江山无霁色,愁来风树尽悲声。

伤心跋涉长为客,极目萧条何处行?

独在高楼频洒泪,瞿塘水退已称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