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
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
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
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注释

乾坤:天地间。
窃禄:盗窃官俸,犹言尸位素餐。
诗旨:作诗的意旨。
救物:拯救百姓。
值:遇。
吾唐:唐人称本朝。
逸人:避世隐居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自叙》。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和心境。他用“酒瓮琴书伴病身”来表达自己虽然身体不佳,但仍旧以饮酒、弹琴和阅读书籍来陪伴自己,这些都是古代文人的常见乐趣。"熟谙时事乐于贫"则显示诗人对于时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乐于过一种清贫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他更愿意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漫游宇宙的吟咏者,而不是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的人。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排斥和超脱。

诗中的“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则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即使自己的诗作无法达到拯救世人的效果,他仍旧对于世间的情感保持着真诚,而不是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中,“平生肺腑无言处”意味着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想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而“白发吾唐一逸人”则是在自喻自己为一个在世间漂泊、不被理解的老人。这里的“逸人”带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他既有对贫穷和自由的向往,也有对于救世济人的理想,以及对世间真诚情感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情怀,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自述性质的诗篇。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舟行即事

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几般心。

朝随贾客忧风色,夜逐渔翁宿苇林。

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

重阳酒熟茱萸紫,却向江头倚棹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舟行晚泊江上寺

久劳风水上,禅客喜相依。

挂衲虽无分,修心未觉非。

日沈山虎出,钟动寺禽归。

月上潮平后,谈空渐入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行次荥阳却寄诸弟

难把归书说远情,奉亲多阙拙为兄。

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

枕上算程关月落,帽前搜景岳云生。

如今已作长安计,祗得辛勤取一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观棋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

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

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