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一廛栖万玉。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乡山画中绿。

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精庐云覆。

耿寒灯、谁窥夜读。

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遐嘱。

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百年芳躅。

芸欲烬,得君续。

笑当时料理,鼲裘银饼,枉自钞胥暗属。

伫归帆、珍箧藏山,抚松倚竹。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文人生活画卷。首句“一廛栖万玉”以玉喻书,形象地表达了书房中藏书丰富,犹如万玉林立,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接着,“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通过兰花与春天的空谷相映衬,不仅渲染了书房的静谧与生机,也暗示了主人高洁的品性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乡山画中绿”一句,将家乡的青山绿水融入画作之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在疲惫的旅途中,这幅画作如同一剂心灵的慰藉,让人心情得以放松和愉悦。

“精庐云覆。耿寒灯、谁窥夜读。”描绘了夜晚书房内,云雾缭绕的屋舍下,一盏孤灯照亮了深夜的阅读场景,透露出一种孤独而专注的求知精神。接着,“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表达了对盛世文化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遐嘱。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描述了文人对书籍的珍爱,反复研读,精心抄录,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后,“百年芳躅。芸欲烬,得君续”,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和对后世传承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书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知识、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敬畏与传承的渴望。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霁.用史达祖韵

秋老亭皋,讶怨涧惭林,又减颜色。

水咽津桥,石殷栈路,暮寒杜鹃无力。劲飙未息。

翠微亦敛长眉碧。忆故国。空剩酒醒,裘敝浪游客。

尘影尚在,暗掷苍茫,种桑高原,如此寥寂。

夜将晨、绳横斗落,孤星低隐片云白。

谁唤渡河行未得。

只自魂断,凄绝倦旅心情,听猿江峡,度鸿霜驿。

形式:

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分韵赋诗。次珊馆长独为词,伯絅继之,余亦和作,仍用所分翠字韵

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

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人说王家故事。

侍耆贤、洛英借拟。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

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谁道春来久矣。

问元都、花开尚未。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形式:

绕佛阁.为伯絅题雷峰经卷

剩铃系槛。山半竦立,谁记年岁。阑护峰趾。

试看岸柳,汀芦病秋意。相轮径坠。

吹散贝叶,钤遍宫玺。蟫避椒纸。

更谁妙擅,经生旧京体。

倦客最无藉,证取前游图画里。

还似那时,夕阳孤影倚。罨万古云烟,低映湖水。

劫风搥碎。振大海潮音,重现弹指。

洒杨枝、暗尘徐洗。

形式:

点绛唇.唐墓砖状四侍女,整鬟、斫脍、烹茶、涤器,致极精妍,分题四阕(其一)

欹枕鬟松,梦回先被笼鹦诧。鬓云娇泻。

故向钗边卸。背镜轻拢,眉翠羞重写。鞦韆下。

倦腰弓亚。婀娜花枝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