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沧浪峡

山叠云重一径幽,苍苔古石濑清流。

出岩树色见来静,落涧泉声长自秋。

远入虚明思白帝,寒生浩景想沧洲。

如何地近东西路,马足车轮不暂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开篇“山叠云重一径幽”即设定了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山峦重叠,如同云海一般,将行者引入一个隐秘而宁静的世界。

接着,“苍苔古石濑清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然之美,苍苔覆盖的古老岩石旁,潺潺溪水流过,每一个字眼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沉淀与大自然的纯净。

“出岩树色见来静”中,“出岩”的用词巧妙,表达了树木从岩缝中生长出来的景象,而“见来静”则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感受。再接“落涧泉声长自秋”,“落涧”指的是溪流的水声,“长自秋”则是说这清泉之声似乎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绵延不绝,增添了一份肃穆。

诗人在自然中寻找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哲思,这从“远入虚明思白帝”可见。这里的“白帝”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天神,也可能是对高贵纯洁之境界的一种向往。紧接着,“寒生浩景想沧洲”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壮丽山川时所产生的感慨和遐想。

最后两句“如何地近东西路,马足车轮不暂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交通要道,却因为心无杂念,对于外界喧嚣的过往旅途并不过问,不愿停留。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精神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过铸鼎原

黄帝修真万国朝,鼎成龙驾上丹霄。

天风乍起鹤声远,海雾渐深龙节遥。

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

唯留古迹寒原在,碧水苍苍空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怀江南友人

久绝音书隔塞尘,路岐谁与子相亲。

愁中独坐秦城夜,别后几经吴苑春。

湘岸风来吹绿绮,海门潮上没青蘋。

空劳两地望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怀汶阳兄弟

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

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

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

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汶阳客舍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