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
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
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
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两句,通过作者的回望,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而“几处关河”则生动地描绘出了归途中的艰难与遥远。接着,“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强调了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和心灵上的渴望,同时“海田荒”暗示了一种凄凉和不易。
在“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悲凉之情。最后,“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表明了作者长时间以来一直希望回家团聚,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如愿,只能在秋天的天空中看到大雁南飞,而自己却不能与之同行。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乡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心境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昔时霸业何萧索,古木唯多鸟雀声。
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
残春杨柳长川迥,落日蒹葭远水平。
一望青山便惆怅,西陵无主月空明。
客舍经时益苦吟,洞庭犹忆在前林。
青山残月有归梦,碧落片云生远心。
溪路烟开江月出,草堂门掩海涛深。
因君话旧起愁思,隔水数声何处砧。
尘室寒窗我独看,别来人事几凋残。
昼空萧寺一僧去,雪满巴山孤客寒。
落叶堕巢禽自出,苍苔封砌竹成竿。
碧云迢遰长江远,向夕苦吟归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