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似庖刀不待硎,思如流水更清泠。
诗坛李杜谁为将,尽扫欃枪正国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次韵智叔三首(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前代诗人的崇敬之情。
“才似庖刀不待硎”这一句,用了庖丁解牛的典故,形象地比喻诗人的才华犹如庖丁解牛时的刀锋,不需要多余的努力便能轻易切开。这里的“硎”,指的是骨骼的硬处,即使是最难以切割的地方,也不在话下。
接下来,“思如流水更清泠”则表达了诗人思维之清晰、连贯,如同溪流一般自然而又纯净。这里“泠”的意思是水声,也形容水的清澈,这里用来比喻思想的清新。
第三句,“诗坛李杜谁为将”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李白和杜甫两人在诗坛上的地位谁更胜一筹。这里“将”,意指领导者或典范,表明这两位都是诗歌世界中的佼佼者。
最后,“尽扫欃枪正国刑”则是对这两位诗人影响力的高度赞扬,用了军事上的比喻,形容他们的作品能够如同扫除战场上的一切障碍一样,清晰而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法度和规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前代诗人的颂扬,展现了诗人个人对于文学传承与创新、批评与继承的深刻理解。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纷纷浑是梦,黯黯只消魂。
江上浪无限,舟中酒一樽。
相别亦何事,相逢尽偶然。
愁肠贯綵笔,离梦绕朱弦。
春云霮䨴弄朝晖,清峭馀寒透裌衣。
最喜园花浑似旧,十分春色一分归。
喧喧野县自笙歌,风卷高云天似波。
谁谓楼前明月好,月明多处客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