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杂诗十首(其五)

默李吾所畏,文字班马流。

空斋锁长夜,尺渎横吞舟。

谁令效方朔,顾盼侏儒羞。

不如谈天李,高论隘九州。

能为齐谐语,自许监河侯。

浮沈闾里间,与世真无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过的《北山杂诗十首》之五,虽未直接提及“北山”,却以“北山”为题,借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志向。

首句“默李吾所畏”,以“默李”暗喻自己对李姓人物的敬畏,表达出对某位李姓人物的敬仰之情。接着“文字班马流”一句,将该人物的文字才华比作班固和司马迁,赞誉其文采斐然,与历史上的伟大文人并驾齐驱。

“空斋锁长夜,尺渎横吞舟”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荡的书房中度过漫长夜晚的情景,通过“尺渎”与“舟”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空间的狭小与内心的广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谁令效方朔,顾盼侏儒羞”一句,借用了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不愿模仿那些看似高傲实则渺小的人物,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不如谈天李,高论隘九州”则进一步赞扬了那位被诗人所敬畏的李姓人物,认为他能够以高远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影响整个世界。

“能为齐谐语,自许监河侯”表明诗人欣赏那位李姓人物能够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表达深刻的思想,同时自比为战国时期齐国的监河侯,意指自己也渴望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传达智慧。

最后,“浮沈闾里间,与世真无求”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内心并无过多的欲望和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某位李姓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独立人格、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山杂诗十首(其六)

西南望平原,汝水稻千顷。黄云卷?稏,怀我江湖境。

扁舟五月时,泼眼菱荷净。

归来逢岁恶,半臂换汤饼。

怅望云子白,悲辛残炙冷。

采薇聊卒岁,雅志在箕颍。

形式: 古风

北山杂诗十首(其七)

居闲本可乐,闲久复难度。

此心苟无著,永日未易暮。

平生有习气,但对黄卷语。

诗书与博弈,等是忘闲具。

不如观此心,安用徒劳苦。

湛然返灵源,当求无所住。

形式: 古风

北山杂诗十首(其八)

濛澒山顶云,欲雨昼昏黑。

似闻田父喜,茅舍有点滴。

今年秋有蜚,不敢艺两麦。

天公犹见怜,一犁应不惜。

我虽厌泥泞,与尔同休戚。

诜诜有遗种,更望雪三尺。

形式: 古风

北山杂诗十首(其九)

毡裘禦霜风,从人笑胡服。

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

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

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

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

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