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过的《北山杂诗十首》之五,虽未直接提及“北山”,却以“北山”为题,借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志向。
首句“默李吾所畏”,以“默李”暗喻自己对李姓人物的敬畏,表达出对某位李姓人物的敬仰之情。接着“文字班马流”一句,将该人物的文字才华比作班固和司马迁,赞誉其文采斐然,与历史上的伟大文人并驾齐驱。
“空斋锁长夜,尺渎横吞舟”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荡的书房中度过漫长夜晚的情景,通过“尺渎”与“舟”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空间的狭小与内心的广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谁令效方朔,顾盼侏儒羞”一句,借用了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不愿模仿那些看似高傲实则渺小的人物,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不如谈天李,高论隘九州”则进一步赞扬了那位被诗人所敬畏的李姓人物,认为他能够以高远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影响整个世界。
“能为齐谐语,自许监河侯”表明诗人欣赏那位李姓人物能够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表达深刻的思想,同时自比为战国时期齐国的监河侯,意指自己也渴望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传达智慧。
最后,“浮沈闾里间,与世真无求”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内心并无过多的欲望和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某位李姓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独立人格、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