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壮写给他的四个儿子的教诲之作。诗中通过回顾家族十二代人皆为盛世儒士的历史,强调了家族的学问传承和功业积累。诗人以此激励后辈继承先祖遗志,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汝祖十二世,皆为盛世儒。”开篇即点明家族传统,历代祖先皆在盛世中以儒学之士的身份活跃,为家族赢得了荣誉与地位。这种世代相传的学问与道德修养,是家族宝贵的财富。
“文章留在箧,功业著当途。”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家族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学术成果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上。书籍中的文章记录了家族成员的知识与智慧,而他们的功勋则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莫似疏狂父,空成懒癖夫。”诗人在此告诫子孙,切勿效仿那些放纵不羁的父亲,而是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性,勤奋自励。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要求,也是对家族荣誉的维护。
“此心难细说,甘苦得知无。”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子孙未来的期待与担忧。诗人深知,追求学问与功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甘苦只有亲身经历者方能体会。他希望子孙能够理解并珍惜这份不易,无论前路如何,都应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感和对后辈的深切期望,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寄予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