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陶杜休官窘可知,更怜坡老惠州时。
三人九日俱无酒,一笑千年各有诗。
我辈固穷生事拙,今秋悭雨菊花迟。
典衣不办杯中物,空嗅青英有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月初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陶杜休官窘可知”两位古代文人陶渊明与杜甫,在各自的时空中都有过仕途上的不顺,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理解和共鸣;接着“更怜坡老惠州时”,则是进一步表现出对朋友(坡老,即苏轼)在惠州任职期间的遭遇表示同情。
中间两句“三人九日俱无酒,一笑千年各有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没有酒精陪伴的重阳节,以及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但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传颂千古。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的自述和感慨,“我辈固穷生事拙”,表达了自己平生的困顿与对世事的无能;“今秋悭雨菊花迟”写的是秋天由于连绵细雨,菊花开放得较晚,这也是诗人内心境况的一种写照——期待已久的美好总是姗姗来迟。
“我辈固穷生事拙”,则是诗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世俗的事务上确实有些笨拙无能;“今秋悭雨菊花迟”中,“悭”字有吝啬之意,这里用以形容秋雨绵绵,不断,菊花因而开放较晚,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美好事物难得的感慨。
“典衣不办杯中物”,诗人没有准备酒宴用的衣服,也无从去准备杯中的美酒,这里隐含了对过去盛会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空嗅青英有所思”则是诗人在嗅着菊花清香之余,心中充满了各种思索。
这首诗通过重阳节这一特定时刻,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怀旧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与无奈,是一篇蕴含丰富感情和深邃哲理的佳作。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白云苍藓尚知心,野径荒泉许重寻。
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
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
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
松阴佳处路宜迟,裹袖寒鞭马上垂。
邂逅同倾九日酒,凄凉暗诵十年诗。
试回白首思前事,未觉青山减旧时。
节后骚英应好在,煮茶更与野僧期。
山寒小雨晴,落叶献秋声。
酒可诸僧共,诗须此老评。
钩帘脩竹净,辟户远江横。
相送依依意,丹青画不成。
荒山过雨薄寒新,洗尽西风扇底尘。
萍梗江湖今故国,干戈天地几遗民。
向来佳节都如梦,不谓衰年剩此身。
草草儿曹一杯酒,谁欤可与话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