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芋

山房不识春风面,地炉宿火煨红软。

寒涕垂颐午梦醒,饥肠殷殷晴雷转。

霜猿剥啄启岩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雾幕烟笼收不得,等闲勾引白云归。

破藤床上生涯足,和土和灰擘柔玉。

放憨一饱万缘空,口唱山歌手扪腹。

可中真味与谁论,脯麟脍凤徒腥膻。

向使懒残知有此,肯把虚名眩天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中小屋从未见过春风的容颜,地炉中的余火慢慢烧得红艳。
午睡醒来,鼻涕挂着,寒意中听见晴天雷声,仿佛饥饿的肠胃在呼唤。
霜白的猿猴敲击石门,泄露了天上的香气,飘入青翠的山色之中。
雾气和烟霭笼罩,美景无法挽留,随意间引来白云归巢。
破旧藤床上生活简单满足,用手搓揉着泥土和草木灰,像抚摸柔美的玉石。
放纵自己尽情饱餐,一切烦恼都抛诸脑后,边唱山歌边抚摩肚子。
这深藏的美味能与谁分享?珍贵的野味只是腥臭之物。
如果懒残僧人知道有这样的生活,他绝不会用虚名去取悦帝王。

注释

山房:山中小屋。
春风面:春风的面容。
地炉:烧火的地炉。
煨红软:烧得红艳的余火。
寒涕:寒冷时流出的鼻涕。
晴雷:晴天的雷声。
霜猿:寒冷季节的猿猴。
岩扉:岩石做成的门。
天香:比喻天籁般的自然香气。
翠微:青翠的山色。
雾幕烟笼:雾气和烟霭的景象。
白云归:云彩飘回山中。
破藤床:破旧的藤制床铺。
柔玉:形容泥土和草木灰的细腻质感。
憨:憨厚,放纵。
脯麟脍凤:珍贵的野味。
懒残:僧人名,此处指隐士。
虚名:虚假的名声。
眩天子:取悦帝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房的僧人生活场景。首句“山房不识春风面”,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独居山中的清寂。接着,“地炉宿火煨红软”写僧人在寒冷的冬日里,用火炉慢慢炖煮食物,生活简朴而温馨。

“寒涕垂颐午梦醒,饥肠殷殷晴雷转”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写出僧人在午睡后醒来,肚子咕噜作响,如同晴天雷鸣,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饥饿感。

“霜猿剥啄启岩扉,漏泄天香入翠微”描绘了山间自然景象,猿猴的叫声穿透岩石,仿佛带来了山林的清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雾幕烟笼收不得,等闲勾引白云归”运用了浪漫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束缚,渴望与白云为伴。

最后两句“破藤床上生涯足,和土和灰擘柔玉”描绘了僧人的简单生活,满足于粗茶淡饭,甚至以泥土和草木为食,心境淡泊。“放憨一饱万缘空,口唱山歌手扪腹”则展现出诗人随性自在,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自给自足的隐逸生活,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痴绝和尚赞

淳乎淳,没机心。

撮茎草作翳睛药,锻黄丹成绕指金。

发汾阳怒骂伤人语恶,中曹源蛊毒刻骨冤深。

扫狐兔露苍鹰牙爪,咬猪狗添老虎精神。

是师真,非师真。僧繇描不得,阁笔几沉吟。

形式:

简州性上人求语

春山杜鹃啼,苦劝人归去。

声碎竹林风,血染花梢雨。

我老无家可得归,萝窗睡饱云黏衣。

山童推枕破残梦,报道有僧开竹扉。

何方圣者来寻讨,解包飏下青龙钞。

便欲庭前纵火焚,净地岂容狼藉了。

问渠何日离飞来,两月奔驰未到家。

好劝急归休歇去,春风落尽武林花。

形式: 古风

裴相国参黄檗图赞

大小痴禅,对谈甚底。背后人听,不能夺耳。

切莫求安古佛名,当头便触贤侯讳。

形式:

靠布袋看髑髅不开口笑赞

笑不露唇,见不透脱。

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

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