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江程也似容园景,远树如洲。小屋如舟。

不到天涯不信愁。雁儿引得人回望,行尽吴头。

费尽湘眸。细雨梅花上舵楼。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行途中所见的景色,以比喻和情感表达来展现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江程也似容园景",将江上的行程比作园林景色,暗示了旅途的优美,但同时也暗含离别家园的哀愁。"远树如洲,小屋如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感,远处的树木如同陆地,而小屋则像是一叶扁舟,形象生动。

"不到天涯不信愁",直抒胸臆,表达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只有到达天涯海角,才能真正体会到离愁的深重。"雁儿引得人回望",借雁南飞引发对家乡的遥望,雁儿成了思乡之情的媒介。"行尽吴头,费尽湘眸",通过描述行踪的遥远和目光的疲惫,进一步渲染了思乡之苦。

最后,"细雨梅花上舵楼"以景结情,细雨中的梅花开放在舵楼上,画面凄美,寓示着诗人即使身处风雨中,心中仍挂念着故乡的梅花,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怀的佳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天仙子.江上逢过雁,敬借家大人韵

过雁精神偏百倍。不管愁人篷底睡。

欲烦相寄一封书,明日至。侬乡里。

后日榕城山翠里。君去洞庭波正起。

听水听风方未已。思量何物赠行装,枫叶醉。

红如此。都是天涯红泪耳。

形式:

卜算子.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

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

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形式:

南乡子(其一)将抵白门,敬借家大人韵

剪出翠蓑新。夜夜空江卧冷云。

我与梅花同一样,艰辛。风雪天才过几分。

何处玉箫闻。更向前头访艳魂。

听说南朝花世界,无存。绿减秦淮水半身。

形式:

南乡子(其二)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韵

楚尾更吴头。篷影如云暝未收。

雁与间鸥同渚卧,休休。出处途分漫代筹。

沽酒向津楼。隔岸风灯乱醉眸。

客里小寒春又近,堪愁。一派江声尚送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