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次明九逵及王氏兄弟汎舟游横山

兰桡十里下横塘,漠漠风撩鬓影凉。

野水秋来寒玉净,碧山西去暮云长。

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

飞尽落霞新月上,空江渺渺白蘋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横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兰桡十里下横塘,漠漠风撩鬓影凉”,以“兰桡”点出船桨之雅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远处的横塘在风的轻拂下,仿佛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凉意,也暗示了秋季的到来。

颔联“野水秋来寒玉净,碧山西去暮云长”,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野水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澈,如同寒玉一般,而远处的碧山在暮云的衬托下,更显其高远与宁静。

颈联“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则将视角转向了田间与林木。黄色的稻谷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的金装;而树梢上的霜花,让树木呈现出一种醉人的红色,增添了季节的韵味。

尾联“飞尽落霞新月上,空江渺渺白蘋香”,收束全诗,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随着落霞的消散,一轮新月悄然升起,空旷的江面上弥漫着白蘋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在泛舟游历中的内心体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画

隔浦群山百叠秋,青烟漠漠望中收。

松摇落日黄金碎,江浸长空碧玉流。

水阁虚明占胜槩,野情萧散在沧洲。

人间佳境非难觅,自是尘缘不易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国用汗漫游卷

江湖踪迹自年年,去住随缘兴浩然。

三月莺花燕市酒,一床书画米家船。

留连胜事登山屐,狼藉春风买笑钱。

回首马迁今不作,为君重赋远游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寐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新寒

木落见清真,端居物自春。

窗虚蝇击纸,院静鸟窥人。

白日经檐短,青衫卒岁贫。

新寒满城郭,欲出畏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