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隔浦群山百叠秋,青烟漠漠望中收。

松摇落日黄金碎,江浸长空碧玉流。

水阁虚明占胜槩,野情萧散在沧洲。

人间佳境非难觅,自是尘缘不易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句“隔浦群山百叠秋”,以“百叠”形容群山之多,秋色之浓,展现出一幅层峦叠嶂、秋意盎然的画面。接着,“青烟漠漠望中收”,描绘了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感觉。

“松摇落日黄金碎,江浸长空碧玉流。”这两句运用了精妙的比喻和动态描写,将夕阳的余晖比作破碎的黄金,生动地展现了落日的辉煌与绚烂;同时,将江面的碧波比作流动的碧玉,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清澈与宁静。这两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水阁虚明占胜槩,野情萧散在沧洲。”前一句写出了水阁的清幽与明亮,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喜爱与向往;后一句则通过“野情萧散”和“沧洲”(泛指远离尘嚣的自然之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世的心境。

最后一句“人间佳境非难觅,自是尘缘不易投。”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美好的自然景观并不难寻,但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却不容易。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体现了文徵明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国用汗漫游卷

江湖踪迹自年年,去住随缘兴浩然。

三月莺花燕市酒,一床书画米家船。

留连胜事登山屐,狼藉春风买笑钱。

回首马迁今不作,为君重赋远游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寐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新寒

木落见清真,端居物自春。

窗虚蝇击纸,院静鸟窥人。

白日经檐短,青衫卒岁贫。

新寒满城郭,欲出畏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登楼

万里新寒袭敝裘,故人何在独登楼。

江山摇落愁无际,鸿鹄哀鸣去有求。

北首长安云日暮,西风淮海戍尘秋。

谁怀杞国千年虑,目绕碧天空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