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秧才束发幼相依,麦已掀髯喜可知。
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醾。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展示了农村孩子们在麦收季节的欢乐场景。诗人通过鲜活的画面,展现了乡间的宁静与生机。
"秧才束发幼相依" 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群头发扎起的小孩子紧紧依偎在一起的样子,他们或许正忙着帮助大人收割麦子,或是玩耍于麦田之中。"幼相依" 三字生动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相互依赖的情景。
"麦已掀髯喜可知" 一句,"掀髯" 是指麦穗露出来的样子,象征着麦子已经成熟。这不仅是对农事的观察,也反映了孩子们对于收获的喜悦,他们可能正在期待或者刚刚体验到劳动的成果。
接下来的两句 "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醾" 继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笑杀槿篱" 可以理解为孩子们在草木丛生的围栏边嬉戏,他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空间,甚至有些过剩,以至于可以用"杀"来形容。"能耐事" 则表明他们对于劳动和游戏都有着很高的热情。
最后两句 "东扶西倒野酴醾" 描绘的是孩子们在田间玩耍时不慎跌倒的情景。"东扶西倒" 表示孩子们在帮助彼此起身,或者是大人帮助他们起身的场面。而"野酴醾" 则描写了孩子们脸上带着泥土和汗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样子,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于跌倒的无所谓态度。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纯朴自然的世界,同时也透露出孩子们天性中的乐观和坚韧。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石矶作意恼舟人,束起波涛遣怒奔。
撑折万篙浑不枉,石矶赢得万馀痕。
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
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
一阵南风似箭来,蒲帆飞上最高桅。
两边岸柳都奔走,不及追船各自回。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
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