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巨川归崇德

三载金渊入幕宾,转当繁剧转精神。

高堂多有承颜乐,巨室都无切齿人。

此日吏民争卧辙,他时事业继埋轮。

语儿溪上沧浪水,有约征衣共浣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三年来我如同幕僚般投入深水,面对繁忙事务反而更加振奋。
家中长辈常因我的成就而欢笑,豪门中也没有对我怀恨之人。
如今官民都期待我留任,未来事业将如车轮般继续转动。
告诉孩子们溪边的沧浪水,曾有约定一起洗净征尘。

注释

三载:三年。
金渊:比喻深水或艰难的境遇。
幕宾:幕僚,指在重要人物身边工作的人。
繁剧:繁忙的事务。
转精神:反而更加精神焕发。
高堂:尊贵的长辈。
承颜乐:因子女的成功而喜悦。
巨室:豪门大家。
切齿人:怀恨的人。
吏民:官吏和百姓。
争卧辙:争相挽留官员。
埋轮:车轮被掩埋,比喻事业的延续。
溪上:溪边。
沧浪水:象征清廉或纯洁。
征衣:出征或远行的衣服。
浣尘:洗涤衣物,隐喻清洗过去的尘埃。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深厚情谊。"三载金渊入幕宾"言明久居一地,如今要告别。"转当繁剧转精神"表达了朋友在繁忙生活中相互扶持的情谊。"高堂多有承颜乐,巨室都无切齿人"则写出了对共同的欢乐时光和深厚友情的怀念。

下片转向对现实与未来的思考,"此日吏民争卧辙"可能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他时事业继埋轮"则是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期待。诗人通过"语儿溪上沧浪水,有约征衣共浣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这首诗语言古朴,情感真挚,透露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变化的思考。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张叔夏游金陵

肯向金渊暂泊舟,相逢衮衮别方休。

移宫换羽周郎顾,咏月吟风太白游。

床上无金犹好客,尊中有酒可消愁。

明朝又作台城客,细看青山似洛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杨刚中赴淮安教授

西蜀杨君子,才为博士优。

儒官清似水,学舍小于舟。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虽非温饱计,足解友朋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峿侍者游茅山

云开三茅古洞天,借风一棹荆溪船。

所思绵绵常在梦,此行冉冉如登仙。

汲泉净洗黄独雪,斸石深耕瑶草烟。

蕙帐香凝蒲坐暖,共读南华秋水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郭君贤使君赴建德任(其一)

天边久下紫泥书,日日东津望使车。

最爱小儿骑竹马,也随迓吏过桐庐。

良民吐气心方快,宿弊盘根力为锄。

祗恐声名满朝著,春坊宾客又新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