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山夜看圣灯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无数圣洁的灯火犹如火炬,旋转着升向青翠的天空。
细雨虽湿却不能使之暗淡,清风徐来反而使灯火更加明亮。
铜磬在佛地上敲响回荡,僧侣们唱诵着来自梵天的歌声。
若说佛法本无心念,这光芒却仿佛充满了情感。

注释

圣灯:指寺庙中的灯火,象征神圣与光明。
千万炬:形容灯火数量极多,如同千万支火把。
旋向:旋转、升向。
碧空:蔚蓝色的天空,这里形容天空清澈高远。
细雨:小雨,雨丝细密。
湿不暗:即使被雨水打湿也不减其明亮。
好风:和煦的风,这里指有利于灯火的风。
更明:更加明亮。
磬:佛教仪式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通常由铜制成。
金地:佛寺中的地面,常以金色装饰,象征庄严富贵。
响:回响,响亮。
僧唱:僧侣的吟唱。
梵天声:来自天堂或极乐世界的音乐或歌声,意指神圣和谐。
无心法:佛教中指超越一切意识、思维的修行境界。
此光:指前面提到的灯火之光,也可引申为佛法之光。
如有情:好像有感情一样,表达了佛法的温暖与关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景,圣灯如同千万炬火般照亮了夜空,其光芒随着碧绿色的天际旋转而生。细雨虽然湿润却并不遮蔽光明,而好风则吹拂使之更加明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佛教禅修中的宁静与明朗。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一句,则将听觉体验融入诗中,磬敲的声音在金色的大地上回响,与僧侣们的梵音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表达了对佛教中"无心"(即超越世间贪嗔痴等情绪)境界的赞叹。诗人通过圣灯的明亮与动人,感受到了它似乎具有的情感,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禅意,彰显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篇融合了自然写景与佛教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8)

蜀太妃徐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金华宫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彭州阳平化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