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四表兄求栖碧遗文

诗亡自昔周之东,末乃赖有三闾翁。

三闾避谗思去国,当时无人歌雨濛。

忠怀义槩不见省,独以文字涂幽穷。

高情寓物发叹咏,忧深思远言非空。

富如渤澥产百怪,浩若九万扶摇风。

后来文士相继出,思援弓缴随冥鸿。

二都以降更七代,浸堕侈靡淫哇中。

新奇妩媚乏典则,往往体制多称宫。

汗牛充栋号繁博,简策冗长何其丰。

至音寂寥风雅坠,天球何处求玲珑。

辽辽旷世一杜叟,粹出于正排夷戎。

丁年天宝适倥偬,崎岖奔走方匆匆。

有我未始不忧国,岂若儿辈随朱红。

瞻前无邻后无配,膏馥残剩何丰融。

少陵以来栖碧老,笔锋闪闪矛新砻。

九原已矣不可作,知有妙语齐烝嵩。

生平寤寐祈一见,如垢未沐头方蓬。

君无恐我误雌霓,研覈讽诵犹能工。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题为《呈四表兄求栖碧遗文》。诗中,作者以历史为背景,赞扬了屈原(三闾翁)的忠诚与才情,感叹自周朝东迁后,文学风气逐渐衰落,从浪漫的《楚辞》到后来的繁复冗长。诗人特别提到杜甫(辽辽旷世一杜叟),推崇他在动荡时代仍坚守正道,关注国家命运。

廖行之哀叹自己生逢乱世,虽有忧国之心,却难以像杜甫那样有所作为。他向表兄请求遗文,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对高尚文学的向往。诗中运用比喻,如“渤澥产百怪”、“浩若九万扶摇风”,形象生动,显示出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深深敬仰和对优秀文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古代文人的缅怀,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对文学价值的反思和对传统美德的崇尚。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寿邵阳唐倅二首(其二)

瑞蓂八叶开蕤宾,湘川当年生俊人。

天孙织裳云锦新,下与圣世为卿云。

妙龄材策趣金銮,从横礼乐波澜翻。

结知九重生羽翰,扬庭径许升朝班。

姓名将启金瓯黄,海沂暂此留王祥。

朝来椒颂传新章,青衫属吏欣观光。

方瞳玉颊歌云谣,醴泉为酒?斗杓。

东方蟠桃三度实,安期瓜枣甘于蜜。

形式: 古风

寿邵阳唐倅二首(其一)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两足双金莲。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犹记周昭年。

当年刹利西王国,才见薰风入炎日。

菩提广转大法轮,普现宝身千百亿。

即今应感湘江涯,一念甫为群生迷。

诞弥犹是旧来日,尘世已觉心南移。

宰官未向朝端去,暂作资阳大慈父。

惟将四谛妙真来,一洗含灵愁叹苦。

海沂岂久淹王祥,沙堤指日催鸣珰。

心华定力莫思议,福利四海为津梁。

斯民正赖觉空觉,应世因缘讵能度。

椿龄永劫未渠央,会看优昙几开落。

形式: 古风

寿岳阳林倅

南风舞山木,几日天好晴。

骤雨洗空翠,当暑气倏清。湖光散瀰?,宇鉴浮青冥。

鱼龙戏吹浪,草木摇芳馨。

祥氛郁华居,喜色生缇屏。

缇屏一何喜,别驾今甫申。

丰神禀崧岳,仙骨标蓬瀛。

间世出王佐,生贤果天心。

当时三更月,尚记七荚蓂。

居然熊罴梦,况乃星宿荧。

堂堂问礼家,岂但工梅吟。

西湖耿澄澈,泰山愧峥嵘。

德器重九鼎,材猷冠千英。

鸣弦了岩邑,展骥开修程。

岳阳千乘邦,楼观万古名。

形胜以人重,民安须政平。

谁问蕃宣功,正藉太守丞。

要令范公记,亹亹增清芬。

十行东北来,六月西南征。

心源不受暑,王命无留行。

邦人徯膏泽,邑尉觇车尘。

敛板慰所慕,执鞭欣且荣。

匪私一身遇,所冀千里均。

佳辰迫开府,善颂腾欢声。

纷纷祝龟鹤,恳恳祈松椿。

人情亶忱切,天理尤著明。

维仁必寿祉,称德斯钧衡。

福禄方鼎来,何者当拟伦。

茫洋洞庭波,中有君山青。

渟峙未渠央,功成更遐龄。

形式: 古风

寿湖南宗宪五首(其五)

欲寿人之情,而仁独也正。

有能用其力,尽性以致命。

公诚格物意,心静无不敬。

却笑彼谈仙,区区较功行。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