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邵阳唐倅二首(其一)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两足双金莲。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犹记周昭年。

当年刹利西王国,才见薰风入炎日。

菩提广转大法轮,普现宝身千百亿。

即今应感湘江涯,一念甫为群生迷。

诞弥犹是旧来日,尘世已觉心南移。

宰官未向朝端去,暂作资阳大慈父。

惟将四谛妙真来,一洗含灵愁叹苦。

海沂岂久淹王祥,沙堤指日催鸣珰。

心华定力莫思议,福利四海为津梁。

斯民正赖觉空觉,应世因缘讵能度。

椿龄永劫未渠央,会看优昙几开落。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看见大士化身在兜率天,双脚踏出金色莲花显现。
他的光明照亮四方世界,至今仍记得那周昭年的辉煌时刻。
当年在刹利西王国,初尝薰风拂过炎热的夏日。
他转动大法轮,展现千百亿种宝身的庄严。
如今感应湘江边,一心只为众生迷失指引。
诞生的这一天依旧如故,世间人心却已转向南方。
官员尚未离开朝廷,暂且扮演资阳慈爱之父。
他带来四谛的奥秘真理,洗涤众生的哀愁和苦楚。
海沂的困境不会长久,沙堤上催促的钟声即将响起。
心的力量与定力无法估量,他的恩泽如同四海的桥梁。
百姓依赖他的觉悟,应世的因缘难以度量。
长寿如椿树永无止境,期待着优昙花再次绽放的时刻。

注释

兜率天:佛教中的天宫。
两足双金莲:象征佛的神圣和吉祥。
周昭年:指某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刹利西王国:古代印度的一个王国。
薰风:温暖的风,比喻佛法的传播。
菩提:觉悟、智慧。
四谛:佛教教义,苦、集、灭、道。
含灵:万物生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他似大士化身,来自兜率天,足踏金莲,光明普照四方。诗人回忆起这位僧人曾在西王国传播佛法,如菩提树般转动大法轮,显现千百亿化身。现在,他感应湘江,以慈悲之心解救众生于困惑之中。尽管暂时未居高位,却以慈父般的身份在资阳传教,带来四谛真谛,洗涤众生苦难。

诗中提到的“湘江”、“王祥”和“鸣珰”等意象,增添了历史与神话色彩,显示了僧人的影响力。他的内心坚定,力量无比,如同海沂之水,长久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成为四海福祉的桥梁。诗人感叹,人民需要这样的觉悟者引领,而这位僧人的智慧和功德将持续深远,直到优昙花再次开放,象征着佛法的永恒循环。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僧人的高尚德行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寿岳阳林倅

南风舞山木,几日天好晴。

骤雨洗空翠,当暑气倏清。湖光散瀰?,宇鉴浮青冥。

鱼龙戏吹浪,草木摇芳馨。

祥氛郁华居,喜色生缇屏。

缇屏一何喜,别驾今甫申。

丰神禀崧岳,仙骨标蓬瀛。

间世出王佐,生贤果天心。

当时三更月,尚记七荚蓂。

居然熊罴梦,况乃星宿荧。

堂堂问礼家,岂但工梅吟。

西湖耿澄澈,泰山愧峥嵘。

德器重九鼎,材猷冠千英。

鸣弦了岩邑,展骥开修程。

岳阳千乘邦,楼观万古名。

形胜以人重,民安须政平。

谁问蕃宣功,正藉太守丞。

要令范公记,亹亹增清芬。

十行东北来,六月西南征。

心源不受暑,王命无留行。

邦人徯膏泽,邑尉觇车尘。

敛板慰所慕,执鞭欣且荣。

匪私一身遇,所冀千里均。

佳辰迫开府,善颂腾欢声。

纷纷祝龟鹤,恳恳祈松椿。

人情亶忱切,天理尤著明。

维仁必寿祉,称德斯钧衡。

福禄方鼎来,何者当拟伦。

茫洋洞庭波,中有君山青。

渟峙未渠央,功成更遐龄。

形式: 古风

寿湖南宗宪五首(其五)

欲寿人之情,而仁独也正。

有能用其力,尽性以致命。

公诚格物意,心静无不敬。

却笑彼谈仙,区区较功行。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寿湖南宗宪五首(其四)

伊洛有真派,渊源洙泗宗。

蜀张日益远,言行将无同。

于公见事业,吾党知适从。

坐令千载下,竟识儒者功。

形式: 古风

寿湖南宗宪五首(其三)

湘俗日窳敝,嗜恶甘如饴。

良心岂初然,物欲或迫之。

经正则民兴,靡事穷诛夷。

桑麻遂生业,四海治可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