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隐所重荅江州应物

寂寞一怅望,秋风山景清。

此中惟草色,翻意见人行。

荒径饶松子,深萝绝鸟声。

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

拙昧难容世,贫寒别有情。

烦君琼玖赠,幽懒百无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我独自一人满怀忧郁地眺望,秋风吹过,山色显得格外清冷。
在这清寂之中,只有草色映入眼帘,仿佛看到有人走过。
荒芜的小路上满是松子,深深的藤萝间听不到鸟鸣。
阳光斜照在陡峭的崖壁上,偶尔能见到人们在宽阔的屏障般的山岭间耕作。
我愚笨而不合时宜,身处贫寒却自有其情致。
劳烦您赠送美玉,我这慵懒之人一事无成。

注释

寂寞:孤独、寂静。
怅望:惆怅地远望。
秋风:秋季的凉风。
草色:青草的颜色。
人行:人的踪迹。
荒径:荒芜的小路。
松子:松树的种子。
深萝:深密的藤蔓。
阳崖:向阳的悬崖。
带日:被阳光照射。
宽嶂:宽阔的山障。
琼玖:美玉,比喻珍贵之物。
幽懒:悠闲而懒散。
百无成:一事无成,形容无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幽居的孤独与宁静,充满了对远方世界的淡淡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隐逸自适的情怀。

"寂寞一怅望,秋风山景清"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诗人在深秋时节,面对着空旷的山林,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 "此中惟草色,翻意见人行" 通过对草地颜色的描写,以及偶尔看到的人影,传达出诗人对外界的一种关注,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淡然与疏离感。

"荒径饶松子,深萝绝鸟声" 描述了一条荒凉的小路上繁盛的松树,以及在茂密的林中难以听到鸟鸣的声音。这两句增添了环境的孤寂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封闭。

"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 这里则是对光照和农耕活动的描绘。阳光洒在山崖上,给予了生命之力,而偶尔传来的耕田声,似乎也只是远方世界的一种回响。

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 "拙昧难容世,贫寒别有情" 得到了进一步的表达。这里的 "拙昧" 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谦之词,他感到自己与这个世俗的世界格格不入,而 "贫寒" 则是他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一种超脱物欲的精神追求。

最后,"烦君琼玖赠,幽懒百无成"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礼物的回应。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在这宁静的山谷之中,他的心灵得到了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6)

畅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畅璀之子。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父亲畅璀,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唐代宗时,与裴冕、贾至、王延昌待制集贤院,终于户部尚书

  • 籍贯:河东(今山西永济)

相关古诗词

春日过奉诚园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宿报恩寺精舍

钟梵送沈景,星多露渐光。

风中兰靡靡,月下树苍苍。

夜殿若山横,深松如涧凉。

羸然虎溪子,迟我一虚床。

杳杳空寂舍,濛濛莲桂香。

拥褐依西壁,纱灯霭中央。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自平阳馆赴郡

晨兴平阳馆,见月沈江水。

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

奉恩谬符竹,伏轼省顽鄙。

何当施教化,愧迎小郡史。

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

德绥及吾民,不德将鹿矣。

擒奸非性能,多悯会衰齿。

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形式: 古风

钓渚亭

花发多远意,凫雁有閒情。

迟晖耿不暮,平江寂无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