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
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
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写出了一个幽静的居所,杨柳成荫,隐约中可见官方道路,而茅屋则依傍着高坡,给人一种隐逸之感。接下来的“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明月下流水潺潺,空气中夹杂着牧笛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折花闲立久”,悠然自得之余,对酒产生了深情。这里的“对酒”并非大醉作乐,而是独酌时的心境。最后两句“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所产生的遐想与惆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然于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语言简洁而不失意境,情感真挚而又不失优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
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
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
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今岁游山已恨迟,山中仍喜见辛夷。
簪缨且免全为累,桃李犹堪别作期。
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
山郎不作同行伴,折得何由寄所思。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
芳草远迷杨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