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人徐铉的作品,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末宋初。全诗通过下棋和赌博两种活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得失的哲学思考。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 这两句表达的是即使对于一件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事情,比如下棋,也不必过于计较输赢,因为争强好胜往往忽视了基础的打磨。
“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 作者提倡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认为在追求个人目标时,无需纠结于输赢得失。
“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 这两句则描绘了赌博的场景,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声誉,不惜牺牲自己的物质基础甚至是精神追求。
“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其在输赢中纠缠,不如放下成见,与人共享一刻的欢笑和轻松,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通过对比下棋和赌博,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待世俗争斗的一种超脱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