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当饮酒二首(其一)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

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墙影下盖了房子,关上门专心读书。
怀念着我一生的朋友,这里的山水和秦吴截然不同。
拄着藜杖走出简陋的家门,虽然没有马车,我并不在意。
困厄还是显达各有乐趣,谈笑间我们并未因此而快乐。
我不再追求古人的境界,而是随心所欲地生活。
客人来了就一起饮酒,时光流逝就像无根浮萍。

注释

墙阴:房子建在墙的阴影处。
闭门:关门不出。
怀我平生友:怀念一生的朋友。
异秦吴:与秦吴地区的山水不同。
杖藜:拄着藜杖。
柴荆:简陋的房屋。
穷通:困厄或显达。
谈笑不相愉:谈笑中并未感到愉快。
古人:古代贤人。
浩荡:无拘无束。
客至:有客人来访。
日月无根株:形容时光如流水,无定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涯境遇的态度与选择。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安静、隐逸的氛围,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专注于读书与写作,这是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这里的“友”可能指的是那些理解并分享他这种生活态度的人,而“山水”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与现实世界(“秦吴”)形成对比,表明诗人更偏爱自然与精神的交流。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这两句通过对比贫寒的生活状态和富贵的象征(“马与车”),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条件的超然和不在乎。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表达了不同的人生状态下,对于快乐和兴趣的不同理解,强调了各有所好,不必强求一致。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这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同时也表明诗人并不羡慕那些古人的豪放,而是愿意随他们精神上的浩荡自由。

最后,“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则是在这种隐逸生活中,对待朋友到来的热情态度,即便是简单的饮酒,也显得格外珍贵。同时,“日月无根株”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但诗人并不为此感到悲哀,反而是对现世享乐持开放态度。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生活中寻得的精神满足与自由。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幽谷引

云翳翳兮谷之幽,天将雨我兮田者之稠。

有绳于防兮有畚于沟,我公不出兮谁省吾忧。

日晖晖兮山之下,岁则熟兮收者舞。

吾收满车兮弃者满筥,谁吾与乐兮我公燕语。

山有木兮谷有泉,公与客兮醉其间。

芳可搴兮甘可漱,无壮无稚兮环公以笑。

公归而醉兮人则喜,公好我州兮殆其肯止。

公归不醉兮我之忧,岂其不怿兮将舍吾州。

公一朝兮去我,我岁岁兮来游。

完公亭兮使勿毁,以慰吾兮岁岁之愁。

形式: 古风

弯埼

残暑安所逃,弯埼北窗北。

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

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

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

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

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形式: 古风

思王逢原

自吾失逢原,触事辄愁思。

岂独为故人,抚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

我思谁能谋,我语听者谁。

朝出一马驱,暝归一马驰。

驰驱不自得,谈笑强追随。

仰屋卧太息,起行涕淋漓。

念子冢上土,草茅已纷披。

婉婉妇且少,茕茕一女嫠。

高义动闾里,尚闻致财赀。

嗟我衣冠朝,略能具饘糜。

葬祭无所助,哀颜亦何施。

闻妇欲北返,跂予常望之。

寒汴已闭口,此行又参差。

又说当产子,产子知何时。

贤者宜有后,固当梦熊罴。

天方不可恃,我愿适在兹。

我疲学更误,与世不相宜。

宿昔心已许,同冈结茅茨。

此事今已矣,已矣尚谁知。

渺渺江与潭,茫茫山与陂。

安能久窃食,终负故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思北山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

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