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雨后冯再来中丞招同王长文姜坤侯何涟若陈继袁诸子泛舟谒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霁诘朝复雨即事赋谢二首(其二)》由明代末年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冯再中丞邀请众人泛舟游览南海神祠,登高望海的场景。
首联“千秋吏部文章在,三月中丞节钺来”以“千秋”和“三月”起笔,既展现了时间的久远与季节的更迭,也暗含对中丞官职的尊崇与权力的象征。接着“庙压平潮诸岛没,天横峰影海门开”两句,通过“庙”、“平潮”、“诸岛”、“天”、“峰影”、“海门”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壮丽的海上风光图,展现出海面的广阔与自然界的雄伟。
颈联“布衣未敢辞高宴,赤舄无嫌踏野苔”则转而描写人物活动,通过“布衣”与“高宴”的对比,以及“赤舄”(古代官员穿的鞋)与“野苔”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虽为平民身份,却能参与高雅宴会的荣幸,同时也体现了对中丞邀请的感激之情。
尾联“南国禹功元不到,安流须仗济川才”则借古喻今,将“南国禹功”与“安流须仗济川才”相联系,表达了对中丞治理才能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在治理国家或地方事务时,需要具备像大禹治水那样的卓越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官员治理能力的赞美,以及对参与高雅活动的欣喜之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