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柬黄畏斋杨巍材陈是庵

埋名不免堕圜扉,枉作山中老布衣。

尚有高人能命驾,岂应吾道遂全非。

夏侯未死犹传业,叔夜如生亦采薇。

岁尽乡园归得否,紫梅花落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狱中柬黄畏斋杨巍材陈是庵》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在狱中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埋名不免堕圜扉,枉作山中老布衣。”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感叹自己虽隐居山林,却依然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暗示了其身陷囹圄的现实。同时,“老布衣”一词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颔联“尚有高人能命驾,岂应吾道遂全非。”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即使身处逆境,仍期待着有识之士的援手,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坚持的信念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的决心。

颈联“夏侯未死犹传业,叔夜如生亦采薇。”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夏侯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叔夜则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嵇康。诗人通过这两个例子,表明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传承文化或精神。

尾联“岁尽乡园归得否,紫梅花落钓鱼矶。”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岁末之时,诗人思考着是否能够回到故乡,紫梅花落钓鱼矶的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凉,象征着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陈恭尹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邑中同人招饮西山草堂即事

名园重得聚英豪,暑月杯盘敢告劳。

匝水松阴铺地阔,出墙山色带城高。

时光老去深知惜,笔砚愁来渐懒操。

同是少年吟啸地,新霜看上鬓边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过六贞女墓

昆冈生玉总无瑕,列女贞魂是一家。

一夕便成千古事,孤坟空与后人嗟。

乘鸾合上三珠树,化雪应为六出花。

处子立名青史少,曹娥江水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李苍水司训长乐以罗浮蝶茧数双及茧布见寄云布即蝶茧所成翼日蝶出茧中五色纷翍玩对之间因成一律寄谢其意

仙遗衣化罗浮蝶,蝶化山蚕复作衣。

栩栩未离庄叟梦,丝丝还上玉人机。

质无绮丽宜于隐,生有文章不愧飞。

多谢良朋远相寄,东方蝉蜕亦依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夏至夜即事

初晴天气便炎蒸,小阁风多最上层。

腊酒旧藏椎髻妇,春茶新惠住山僧。

频探落月移湘簟,自惜流萤掩夜灯。

一岁算来今夕短,老夫犹为几回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