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扬州(其五)

吾戴吾头向广陵,仰天无告可怜生。

争如负命投东海,犹会乘风近玉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我带着我的头颅前往广陵,抬头向上苍求助,生活多么凄惨。
还不如背负命运投身东海,或许还能借助风力接近那神圣的玉京。

注释

吾:我。
戴:携带。
头:头部。
向:朝向。
广陵: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仰天:抬头看向天空。
无告:无法求助。
可怜生:可怜的生活状态。
争如:倒不如。
负命:违背命运。
投:投身。
东海:指大海。
犹会:或许还能够。
乘风:借助风力。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象征极乐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吾戴吾头向广陵”展现了诗人坚定地面向北方,即广陵(今江苏扬州),象征着对失去的国土和文化的怀念与向往。

紧接着“仰天无告可怜生”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似乎在诉说天不仁,人世间难以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生存变得艰难且孤独。这里的“无告”强调了诗人的哀求无门,而“可怜生”则凸显出对生命脆弱与苦难的同情。

接下来的“争如负命投东海,犹会乘风近玉京”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渴望。这里的“争如”意味着即使如此,即使面临重大的困境;“负命投东海”则是一种极端的情感抒发,似乎要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某种理想或信仰。“犹会乘风近玉京”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净土的向往,“玉京”常指仙境,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避难所或者精神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文天祥面对政治压迫时内心世界的挣扎与抗争,以及他对于自由、信仰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至扬州(其十九)

苦作江头乞食翁,一层破庙五更风。

眼前境界身何许,始悟人间万法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至高沙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

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至燕城第九十七

浩荡想幽冀,行行郡国遥。

天寒落万里,回首向风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至燕城第九十六

往在西京时,胡星坠燕地。

登临意惘然,千秋一拭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