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戴吾头向广陵,仰天无告可怜生。
争如负命投东海,犹会乘风近玉京。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吾戴吾头向广陵”展现了诗人坚定地面向北方,即广陵(今江苏扬州),象征着对失去的国土和文化的怀念与向往。
紧接着“仰天无告可怜生”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似乎在诉说天不仁,人世间难以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生存变得艰难且孤独。这里的“无告”强调了诗人的哀求无门,而“可怜生”则凸显出对生命脆弱与苦难的同情。
接下来的“争如负命投东海,犹会乘风近玉京”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渴望。这里的“争如”意味着即使如此,即使面临重大的困境;“负命投东海”则是一种极端的情感抒发,似乎要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某种理想或信仰。“犹会乘风近玉京”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净土的向往,“玉京”常指仙境,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避难所或者精神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文天祥面对政治压迫时内心世界的挣扎与抗争,以及他对于自由、信仰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苦作江头乞食翁,一层破庙五更风。
眼前境界身何许,始悟人间万法空。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
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浩荡想幽冀,行行郡国遥。
天寒落万里,回首向风飙。
往在西京时,胡星坠燕地。
登临意惘然,千秋一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