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侗斋修竹士女

开尽閒花草漫坡,青春零落奈愁何。

诗人自惜铅华冷,翻出天寒翠袖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色中的寂寥画面。首句“开尽闲花草漫坡”以“闲”字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悠远,花草在山坡上自由绽放,却也暗示着春天即将消逝的无奈。接着,“青春零落奈愁何”一句,将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无常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无奈。

“诗人自惜铅华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在这里自比,以“铅华”比喻自己的才华或情感,暗示了在世事变迁中,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冷遇或忽视。“翻出天寒翠袖歌”,则以歌声作为回应,尽管外界寒冷,但内心的情感依然炽热,通过歌唱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坚持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陈氏池亭纳凉

朱云衅天汉,金乌朗炎曦。

方夏苦埃郁,言遵芳圃嬉。

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池。

微凉度鲜飙,浅碧漾寒漪。

短藻翻鳞鬣,閒渚集凫鹥。

流目落翔泳,游心寓篇词。

愿言领幽意,况复酬心知。

坐抚景光寂,还怜车马稀。

消摇极瞻讽,旦昼不知疲。

畴能均凉燠,无为居所移。

形式: 古风

夏夜

烦熇厌修晷,延缘迟清宵。

落景不敛暑,馀火夕自骄。

陈床弗能寐,起坐荫繁条。

珍簟无凉思,瑶纨有温飙。

安得凌风翮,万里随飘摇。

银蟾丽皎皎,云幕捲寥寥。

仰睇河汉流,无能挽天瓢。

似闻陇亩欢,夏暵敷良苗。

既洽三农利,奚辞一身焦。

所念肌骨柔,不任寒暑消。

功业未有会,已复朱颜凋。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题忙閒图

驱车遵长坂,回马绝飞梁。

尘头高十丈,有客行趋跄。

白云带松峤,仰睇郁以苍。

中有遗世人,下笑流尘黄。

黄尘与白云,曾不隔流水。

心情一以殊,相去各万里。

形式: 古风

寄陆安甫

吾友陆士龙,瑰姿照瑶璧。

谁令厄世网,老大媚泉石。

海滨郁相望,无由慰乖隔。

萧然点笔馀,千里盈一尺。

飞泉落寒空,细路缘绝壁。

如闻犬吠声,不见人行迹。

白云缥缈际,应有神仙宅。

阆风吹瑶华,知君有遐适。

顾君庙廊器,岂久在山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