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三和戏示

笭箐画蛤瓦缸醅,海若淮壖各寄来。

将学时人斗牛饮,还从上客舞娥杯。

蓬蒿自有蒋生乐,珠翠宁容郑氏陪。

莫计暄寒与风雪,古来黄土北邙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竹篮盛着蛤蜊酒,来自海边和淮河两岸。
我们将学习古人斗牛饮酒,还要邀请尊贵的客人共舞美酒。
在蓬蒿丛中自有蒋生的乐趣,珍珠翡翠怎容郑家陪衬。
不必计较天气冷暖和风雪,自古以来,人们都在黄土北邙下埋葬。

注释

笭箐:竹篮。
蛤瓦缸醅:蛤蜊酒。
海若:海边。
淮壖:淮河两岸。
时人:古人。
斗牛饮:斗牛饮酒。
上客:尊贵的客人。
舞娥杯:共舞美酒。
蓬蒿:蓬草。
蒋生乐:蒋生的乐趣。
珠翠:珍珠翡翠。
郑氏陪:郑家陪衬。
暄寒:冷暖。
风雪:风雪。
黄土北邙堆:黄土北邙下的埋葬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韵三和戏示》,通过对笔下所绘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文雅之趣。首句“笭箐画蛤瓦缸醅”,形象地描述了瓦缸中盛着用竹管(笭箐)汲取的酒,蛤蜊壳作画,显得质朴而别致。次句“海若淮壖各寄来”,暗示这些佳酿来自远方的海边和淮水边,增添了友情交流的意味。

第三句“将学时人斗牛饮”,借古人斗牛的豪情,表达诗人与朋友饮酒的豪放态度,仿佛在学习古人豪饮的气概。第四句“还从上客舞娥杯”,则进一步渲染了宴席上的热闹气氛,暗示有佳人陪伴,增加了欢乐的色彩。

第五句“蓬蒿自有蒋生乐”,以蒋生自比,即使身处简陋环境,也能自得其乐,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心境。最后一句“珠翠宁容郑氏陪”,以郑氏美女不愿屈尊陪酒,反衬出诗人与朋友们的真挚友谊,以及对世俗浮华的不屑。

全诗通过饮酒、交友、自嘲等元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结尾处的“莫计暄寒与风雪,古来黄土北邙堆”更是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显示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哲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

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坐见远来舟,高帆忽前后。

将随入浦风,稍度遥圻柳。

客无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信如季子贤,自昔知能几。

依约有荒祠,寂寥无奠篚。

坏梁生湿菌,古木凭山鬼。

英灵岂顾兹,青史辞亹亹。

形式: 古风 押[尾]韵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水中兼木末,相拟有嘉花。

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涉江从楚女,采菊听陶家。

事与离骚异,吾将搴以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咏官妓从人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