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咏官妓从人》,通过对官妓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她们过去轻浮放纵的行为,以及后来选择低微生活的决心。"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两句,揭示了她们年轻时的误入歧途,行为不检。"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表达了她们愿意改变身份,甘于平凡的决心。"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进一步表明她们不再追求繁华,而是专心于平淡生活,甚至希望学习纺织(流黄,古代对纺织的代称)。最后两句"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以疑问的方式,暗示了她们可能在田间劳作,期待着未来的隐居生活和被人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官妓的自述,反映了她们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身份转变的无奈与坚韧。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苜蓿来西域,蒲萄亦既随。
胡人初未惜,汉使始能持。
宛马当求日,离宫旧种时。
黄花今自发,撩乱牧牛陂。
月色明还暗,云寒散复浓。
古堂移魍魉,积雾合蛟龙。
湿菌飞萤出,苍苔上朽重。
独吟嗟向老,气涩觉偏慵。
猛虎岂云猛,潜藏伺天昏。
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㹠。
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
夜渔归自速,短艇若飞云。
水动月犹白,挐音人不闻。
回身明烛底,抚卷至宵分。
我以此为足,劳劳非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