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画四绝(其二)

稚子牵衣泣,邻翁答语喧。

归人定何处,风物似羌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稚子牵衣泣”,开篇以一个孩子的哭泣引出,孩子可能因为离别、失去或是对未知的恐惧而哭泣,这一幕充满了童真和情感的纯真,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邻翁答语喧”,紧接着是邻家老翁的回应,声音喧闹,可能是安慰的话语或是对孩子的逗弄,这样的场景充满了邻里间的温馨和和谐,体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归人定何处”,随着诗句的推进,视线转向了远方,归家之人究竟在何方?这句诗引发了读者对于归家之人的牵挂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或是生活的忙碌,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风物似羌村”,最后以一句“风物似羌村”收尾,将整个场景与羌村相比较,羌村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聚居地,这里的“风物”不仅指自然景观,更包含了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通过这样的比较,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或某种理想化生活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所见景象的欣赏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温情和乡愁的乡村生活片段,既有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捕捉,也有对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杂画四绝(其三)

地僻长宜静,郎潜亦爱贫。

贫家不酿酒,自有问奇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李伯时莲社图

谁写庐山十八贤,白头居士老龙眠。

药囊经卷随行杖,知在香炉瀑布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商山图

行尽商山觅紫芝,不应名姓有人知。

閒来共说人间事,楚汉分明一局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游春图(其一)

三月江头花满枝,春光物物总宜诗。

杜陵野客犹多兴,不是潜行痛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