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牛关畔寄孤村,山当屏风石当门。
芳树绿阴连蔽芾,长河飞浪接昆崙。
苔田绿后蛙争聚,麦垄黄时雀更喧。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意境既有静谧之美,又蕴含着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开篇“青牛关畔寄孤村”即设定了一个偏远幽深的环境,让人感到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紧接着,“山当屏风石当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隔绝与隐逸的氛围。
下一句“芳树绿阴连蔽芾,长河飞浪接昆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秀美,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山水之间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交响,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写照。
接下来的“苔田绿后蛙争聚,麦垄黄时雀更喧”则捕捉到了农村生活中细微的生态变化和生物活动,这些生动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感,更显现出诗人对生命万象的观察与喜爱。
而“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也是主题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里,“无心”意味着超脱尘世的烦恼和欲望,而“无事”则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清净与自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避世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自然、生命以及精神自由的深刻体悟。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
西州酌尽看花酒,东阁编成咏雪诗。
莫道精灵无伯有,寻闻任侠报爰丝。
乌衣旧宅犹能认,粉竹金松一两枝。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
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云情鹤态莫誇慵,正上仙楼十二重。
吟逸易沈鳷鹊月,梦长先断景阳钟。
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
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
僧中难得静,静得是吾师。
到阙不求紫,归山秪爱诗。
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
自叹眠漳久,双林动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