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八)八日太慈寺前蚕市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

间或容堕懒,曷能备凶痒。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野氓集广廛,众贾趋宝坊。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蜀地虽然号称乐土,百姓勤劳程度超越他乡。
每寸土地都充分利用,只够一年的粮食储备。
偶尔允许片刻懒散,怎能应对突发的灾害。
因此农耕与蚕桑齐备,市场交易时常可见。
乡野之人聚集在宽阔的街道,商贾们纷纷涌向繁华的市集。
重视农业和根本是当务之急,要警惕奢侈行为,遵循常态。
这样的聚会实在值得欣喜,后世贤人切勿忘记这些教训。

注释

蜀:指四川地区。
勤:勤劳。
过四方:超过其他地方。
寸壤:每寸土地。
不容隙:没有空闲。
充岁粮:供应全年粮食。
间或:偶尔。
堕懒:懒惰。
凶痒:灾难。
农桑具:农耕和蚕桑设施齐全。
市易:市场交易。
相望:相互靠近。
野氓:乡野百姓。
广廛:宽阔的街道。
宝坊:繁华的市集。
惇本:重视根本。
诚:确实。
急务:紧迫的任务。
靡愆常:奢侈无度,违背常规。
兹会:这次聚会。
良足喜:非常值得高兴。
忽忘:忽视。

鉴赏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这两句描绘了成都一带丰饶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勤劳自足的情景。“蜀”指的是古代的蜀郡,即今天的成都地区,“云乐土”形容其风光旖旎、宜人居住。然而,尽管土地肥沃,但民众仍需辛勤耕作,不断地在四方寻找生计。每一寸土地都被精心利用,没有多余的地方,而收获的粮食仅够一年之用。

间或容堕懒,曷能备凶痒。这两句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勤劳生活中,也难免有时候因为懈怠而导致准备不足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疾病。人们偶尔会感到疲惫不堪,即便如此,也很难做到充分的准备,以防未然。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这两句强调了农业生产和丝绸生产(桑)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交易也随之而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里通过“农桑”与“市易”的对举,突出了经济活动的繁荣。

野氓集广廛,众贾趋宝坊。这两句描绘了市集上的热闹景象。“野氓”指的是田间小路,而这些小路都汇聚成了繁华的大市场。众多商人纷纷涌向宝坊(可能是珠宝玉器等贵重商品的集中地),显示出经济活动的活跃和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勤勉工作态度的赞扬,以及对那些不够认真的行为给予警诫。诗人通过“惇本”二字,强调了对待人接物应持有的诚恳态度,并以此来要求人们在日常事务上要急切有为,不可懈怠。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当前美好集会的享受表示出满足之情,同时也提醒着后来的智者不要轻易遗忘这些珍贵的时光。通过“兹会”表达了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视,而“勿忽忘”则传递了一种历史感和对未来的深刻关怀。

收录诗词(27)

田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一)三月三日登学射山

丽日照芳春,良会重元巳。

阳滨修祓除,华林程射技。

所尚或不同,兹俗亦足喜。

门外盛车徒,山半列廛市。

彩堋飞镝远,醉席歌声起。

回头望城郭,烟霭相表里。

秀色满郊原,遥景落川涘。

目倦意犹远,思馀情未已。

登高贵能赋,感物畅幽旨。

宜哉贤大夫,由斯见材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四)上元灯夕

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

惟兹全蜀区,民物繁它州。

春宵宝灯然,锦里香烟浮。

连城悉奔骛,千里穷边陬。

衯裶合绣袂,轣辘驰香辀。

人声震雷远,火树华星稠。

鼓吹匝地喧,月光斜汉流。

欢多无永漏,坐久凭高楼。

民心感上恩,释呗歌神猷。

齐音祝东北,帝寿长嵩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三)五日州南门蚕市

齐民聚百货,贸鬻贵及时。

乘此耕桑前,以助农绩资。

物品何其夥,碎璅皆不遗。

编䉲列箱筥,饬木柄镃錤。

备用诚为急,舍器工曷施。

名花蕴天艳,灵药昌寿祺。

根萌渐开发,蔂载相参差。

游人衒识赏,善贾求珍奇。

予真徇俗者,行观亦忘疲。

日暮宴觞罢,众皆云适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一)元日登安福寺塔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寀,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忧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