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一)元日登安福寺塔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寀,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忧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形式: 古风

翻译

新的一年开始,锦绣之地春意盎然。
黎明时分,朋友们聚集,跟随队伍游览。
高塔直插云霄,飞檐上层叠的木构。
顺应习俗,虽危险也前行,仿佛飞翔在清澈的天空。
千里之遥如同近在眼前,世间万物尽可探究。
野外开阔,山势曲折,冬后树林显得苍老。
漫步街头巷尾,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参与其中。
人们生活悠闲,车马拥挤道路。
看到这样的欢乐风俗,使远方的旅人感到安慰。
唯一忧虑的是政务疏忽,无需回应皇上的关切。

注释

岁历:新年、农历。
锦里:繁华的街市。
诘旦:黎明、清晨。
朋寀:朋友、宾客。
驺导:引导者,可能是官员或导游。
翚檐:翘角屋檐。
危步:冒险的步伐,形容行动大胆。
清昊:天空、昊天。
万象:万物、各种景象。
寒馀:冬季过后。
朅来:归来、返回。
稚耄:小孩和老人。
羁远:远方的、漂泊的。
宸造:皇帝的旨意、圣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伊始,成都市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田况在宋代所作《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中,以其特有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图画。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中的“岁历”指的是年历,新的一年开始了,而“锦里春意早”则形象地表达了成都城内春天来临的景色。这里的“锦里”是对成都市区繁华一面的描绘,给人以温暖而美好的感觉。

"诘旦会朋寀,群游候驺导"此句中,“诘旦”即早晨,诗人与朋友相聚,准备去探访名胜古迹。而“群游候驺导”则显示出一派热闹的景象,人们在等待着引导他们前往各个旅游点。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这里描写的是安福寺塔的壮丽景色。“像塔”即诗人所登之塔,“倚中霄”则形容塔与云间的关系,而“翚檐结重橑”则表现了塔的层叠和庄严。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诗人在此表达了追随世俗的人们,不畏险阻地前行,他们的精神就如同飞越而去,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这一句则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如同能够把千里之远轻易掌握在手中,而万象更是可以深入探究。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此处描绘的是自然景观,“野阔”、“山势回”形容了开阔的原野和蜿蜒曲折的山脉;“寒馀林色老”则表现出春天未至之前森林的萧瑟古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闲庭信步,在空旷幽深的小巷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这一句描绘的是城中繁华热闹的场景。人来人往,各种活动层出不穷,而车马则是那时交通工具的象征,拥挤在道路上。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诗人面对这般景象,不禁感到欣慰和满足,觉得这种生活的享受对于远行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好的安慰。

"第忧民政疏,无庸答宸造"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待民以宽的政治理念,认为不需要过分严苛的法规来约束人民。

收录诗词(27)

田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二十一)冬至朝拜天庆观会太慈寺

景至履佳辰,朝祖著国令。

黄宫启潜萌,紫宇晨荫映。

阳德比君子,吾道实可庆。

矧丁皇运亨,遇主尧舜圣。

坤维最远方,拙者此尸政。

雅俗旧儒文,民牒少讼争。

幸足宣上恩,惟恐盭物性。

良时不易得,行乐未为病。

高会纵嬉游,丰岁愈繁盛。

兴众助驩欣,寄情于俚咏。

形式: 古风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七)伏日会江渎池

长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气伏藏。

温风淟涊郁不开,流背汗浃思清凉。

江渎祠前有流水,欢注蓄泄为池塘。

沈沈隆厦压平岸,好树荫亚芙蕖香。

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

丝竹聒耳非自乐,肆望观者如堵墙。

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颇困炎景长。

今晨纵游不觉暮,形为外役暑亦忘。

岂如高斋涤百虑,危坐自造逍遥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二十)重阳日州南门药市

岷峨旁礴天西南,灵滋秀气中潜含。

草木瑰富百药具,山民采捋知辛甘。

成都府门重阳市,远近凑集争赍担。

市人谲狯亦射利,颇觉良恶相追参。

旁观有叟意气古,肌面皯黣毛䰐鬖。

卖药数种人罕识,单衣结缕和阴岚。

成都处士足传记,劝诫之外多奇谈。

盛言每岁重阳市,屡有仙迹交尘凡。

俗流闻此动非觊,不识妙理徒规贪。

惟期幸遇化金术,未肯投足栖云嵓。

予于神仙无所求,一离常道非所耽。

但喜山民药货售,归助农业增锄芟。

形式: 古风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九)寒食出城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