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东城璧日曙煌煌,流照泰家文杏梁。

罗敷初起郁金床,妆成曳履出兰堂。

纤纤柔荑携玉篚,逐伴紫陌采绿桑。

陌上丽景正春阳,鲜华丰草竞纷芳。

映见罗敷好容妆,丹唇含贝眉黛长。

瓠犀皓齿粲晨霜,脸边匀饰和赪黄。

宫腰冉弱盈把强,澄澜娟娟溢娇眶。

倭堕宝髻低复昂,翠钗翩翩翘凤凰。

耳畔明月缀双珰,广衣窄襦巧束装。

鲛绡方领湘绮裆,绣文交颈刺鸳鸯。

合欢缓带顺风飏,回躯竦步婉欲翔。

落英飞燕交颉颃,行人辟易立两行。

尽讶罗敷艳非常,使君五马来东方。

遣吏借问家何乡,愿言授绥共徜徉。

罗敷含羞伫道旁,须臾微微启莺吭。

致辞向前请审详,妾家易识复难忘。

青楼画阁俨相望,二八辞亲奉姑嫜。

良人初并侍中郎,朝朝驰骤少年场。

騧骊银勒紫丝缰,芙蓉剑转七星芒。

今年专城绾金章,瑶璠结佩响锵锵。

真珠飒纚垂香囊,府中出入善趋跄。

六衢三市生辉光,可怜意气能骄张。

还家别有欢无央,九华帐列东西厢。

侍女齐熏苏合香,筝竽喧阗间笙簧。

七盘曲赴纷浩倡,左右起舞茱萸裳。

襜襜绮态游龙骧,中庖丰膳进牛羊。

佳醴湛湛泛华觞,良人欣欣方乐康。

罗敷辞竟声弥扬,置筐再拜申礼防。

人生伉俪各有当,使君一向不自量。

蚕饥妾欲归洞房,五马勿复久彷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陌上桑》描绘了古代女子罗敷在田间劳作时的美丽形象与生活场景,展现了其勤劳、聪慧、优雅的一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罗敷的外貌、服饰、动作以及与使君的互动,营造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诗的开篇“东城璧日曙煌煌”,以日出之景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明亮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描述了罗敷起床梳妆的情景,“罗敷初起郁金床,妆成曳履出兰堂”,展现了她精致的生活细节。随后,诗人通过“纤纤柔荑携玉篚”、“宫腰冉弱盈把强”等句子,描绘了罗敷的身姿之美,以及她所穿戴的华丽服饰,如“倭堕宝髻”、“翠钗翩翩”、“鲛绡方领湘绮裆”等,无不体现出她的高雅气质。

诗中还描写了罗敷与使君的偶遇,使君被罗敷的美貌所吸引,派遣官吏前来询问她的家乡,并表达了想要与她共度时光的愿望。罗敷则含羞启语,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包括她作为年轻女子离开家乡,侍奉公婆,以及丈夫的显赫身份和生活奢华。

最后,诗中通过“蚕饥妾欲归洞房,五马勿复久彷徨”一句,表达了罗敷对家庭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前情境的微妙处理,展现了她既追求个人魅力与生活品质,又不失传统美德的形象。

整体而言,《陌上桑》不仅是一首赞美女性美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家庭伦理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面貌,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江山杰阁图

我生不识黄鹤楼,未向滕王阁上游。

南昌武昌空梦想,安得醉倚雕栏秋。

画中楼阁知何处,我欲凌风试飞去。

西山雨挟南浦云,鹦鹉洲连汉阳树。

手招仙人王子乔,吹笙归来共逍遥。

缑山綵凤缈难见,华落瑶池王母桃。

人生百岁真如寄,何乃长年苦匏系。

流光一去岂复来,须趁青春寻赏事。

楚江迢迢带楚山,危楼杰阁江山间。

飘然乘兴穷跻攀,何须镕鍊大药延红颜。

形式: 古风

听鹤轩

黄鹤楼头鹤飞去,辽东白鹤知何处。

何如结屋凤城西,坐听鹤声来玉宇。

玉宇澄清玉镜明,戛然孤响落青冥。

天风吹入松窗底,半夜秋生四座声。

窗中美人云霄士,素被香绡寒熟睡。

惊回一枕小游仙,恍在丹山璚岛里。

丹山琼岛綵云深,山中珠树森成林。

珠林花开不知数,花开处处皆仙禽。

何当飞弄瀛洲月,听取长鸣山石裂。

归来一笑蟠桃春,赤壁横江何足说。

形式: 古风

题赤城霞气卷

赤城嵯峨倚天起,横绝海云三百里。

岚霏销尽霁霞明,綵翠荡摇青镜里。

绮华丹燄纷交流,五色芙蓉绿水秋。

罗浮天姥何足数,气压三山十二楼。

粉署仙郎赤城客,石梁华顶亲游历。

几回梦入故山霞,不知身在长安陌。

长安陌上早朝天,日丽觚棱曙景鲜。

紫盖黄旗蔚葱茜,龙光咫尺五云边。

鹓班侍立敷章奏,花露沾衣凝伫久。

恍疑身上青云梯,仰手瑶光攀北斗。

羡子朱颜绿鬓时,清朝际遇古来稀。

早竭丹心报明主,赤城岁晚弄霞晖。

形式: 古风

赠鹤林周玄初

鹤林先生紫烟客,丰神秀朗双瞳碧。

早年学道逃人群,吴越名山遍游历。

静中默悟天地真,却归高卧桃花春。

河车姹女未腾化,沧溟回首扬红尘。

丹书召入麒麟殿,身被羽衣承燕见。

从此声华倾上都,五侯七贵争迎饯。

西方神岳高峥嵘,诏遣先生祠百灵。

道傍奔走二千石,人讶真仙降玉京。

礼成俯伏拜大庭,佩环拂地风泠泠。

四门闳开对黄道,五云回綵垂金城。

是时君王方穆清,龙颜顾盼喜气生。

赐以石髓所和之大羹,贾生前席何足荣。

罢朝上疏陈悃诚,臣愿乞身终素情。

纶音重降芙蓉阙,特许先生返岩穴。

路出龙盘山外云,帆开杨子江心月。

青鸾白凤飞参差,仙之子兮缤纷而相随。

洞天冥冥兮千秋一时,先生归去兮犹未迟。

丹台旧种金光草,此际花叶方纷披。

悬知先生交搆功已成,欲将身与元化并。

长生之术倘可授,我愿相从阆苑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