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鹤轩

黄鹤楼头鹤飞去,辽东白鹤知何处。

何如结屋凤城西,坐听鹤声来玉宇。

玉宇澄清玉镜明,戛然孤响落青冥。

天风吹入松窗底,半夜秋生四座声。

窗中美人云霄士,素被香绡寒熟睡。

惊回一枕小游仙,恍在丹山璚岛里。

丹山琼岛綵云深,山中珠树森成林。

珠林花开不知数,花开处处皆仙禽。

何当飞弄瀛洲月,听取长鸣山石裂。

归来一笑蟠桃春,赤壁横江何足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听鹤轩》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开篇“黄鹤楼头鹤飞去,辽东白鹤知何处”,以黄鹤楼为背景,借鹤的飞翔引出对远方的遐想,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接着,“何如结屋凤城西,坐听鹤声来玉宇”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之地聆听鹤鸣的心愿,象征着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玉宇澄清玉镜明,戛然孤响落青冥”描绘了鹤鸣之声在清澈透明的天空中回荡的情景,仿佛是天籁之音,纯净而高远。“天风吹入松窗底,半夜秋生四座声”则进一步渲染了鹤鸣带来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音唤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窗中美人云霄士,素被香绡寒熟睡”通过对比,将人间的美梦与鹤鸣的仙境相映衬,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惊回一枕小游仙,恍在丹山璚岛里”则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仙境,体验了一次短暂却难忘的仙游。

“丹山琼岛綵云深,山中珠树森成林”描绘了仙境中的壮丽景象,珠树繁茂,彩云缭绕,充满了神秘与美丽。“珠林花开不知数,花开处处皆仙禽”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神奇与不凡,每一处都有花开,每一片花瓣都可能孕育着仙禽。

最后,“何当飞弄瀛洲月,听取长鸣山石裂”表达了诗人渴望与鹤一同飞翔,聆听其长鸣,甚至让山石为之震动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归来一笑蟠桃春,赤壁横江何足说”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归来的喜悦,对于世间琐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鹤鸣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赤城霞气卷

赤城嵯峨倚天起,横绝海云三百里。

岚霏销尽霁霞明,綵翠荡摇青镜里。

绮华丹燄纷交流,五色芙蓉绿水秋。

罗浮天姥何足数,气压三山十二楼。

粉署仙郎赤城客,石梁华顶亲游历。

几回梦入故山霞,不知身在长安陌。

长安陌上早朝天,日丽觚棱曙景鲜。

紫盖黄旗蔚葱茜,龙光咫尺五云边。

鹓班侍立敷章奏,花露沾衣凝伫久。

恍疑身上青云梯,仰手瑶光攀北斗。

羡子朱颜绿鬓时,清朝际遇古来稀。

早竭丹心报明主,赤城岁晚弄霞晖。

形式: 古风

赠鹤林周玄初

鹤林先生紫烟客,丰神秀朗双瞳碧。

早年学道逃人群,吴越名山遍游历。

静中默悟天地真,却归高卧桃花春。

河车姹女未腾化,沧溟回首扬红尘。

丹书召入麒麟殿,身被羽衣承燕见。

从此声华倾上都,五侯七贵争迎饯。

西方神岳高峥嵘,诏遣先生祠百灵。

道傍奔走二千石,人讶真仙降玉京。

礼成俯伏拜大庭,佩环拂地风泠泠。

四门闳开对黄道,五云回綵垂金城。

是时君王方穆清,龙颜顾盼喜气生。

赐以石髓所和之大羹,贾生前席何足荣。

罢朝上疏陈悃诚,臣愿乞身终素情。

纶音重降芙蓉阙,特许先生返岩穴。

路出龙盘山外云,帆开杨子江心月。

青鸾白凤飞参差,仙之子兮缤纷而相随。

洞天冥冥兮千秋一时,先生归去兮犹未迟。

丹台旧种金光草,此际花叶方纷披。

悬知先生交搆功已成,欲将身与元化并。

长生之术倘可授,我愿相从阆苑行。

形式: 古风

题扇和张文伯韵

洞庭绿涨波连天,蒹葭露冷秋苍然。

酒船横放白鸥渚,世间谁谓无神仙。

百年总是邯郸客,岂必区区困形迹。

扬雄识字竟何成,贾傅抱才曾受谪。

公生明世登天门,日侍彤庭近五云。

平生本有江海趣,长忆五湖沙鸟群。

梦中濯缨歌未了,药炉九转神丹早。

待公白首报君恩,同采灵芝向瑶岛。

形式: 古风

乐亲堂

美人结佩朝明光,俯伏丹陛陈封章。

高堂亲老乞就养,恩赐儒官归故乡。

潮州南去几千里,原田每每带桑梓。

到家开讲多閒时,日日升堂奉甘旨。

山梁雉声鸣角角,人生无如养亲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