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答》。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态度。首联“明知旅泊在人间,刀锯从他只有顽”直接点明了人生的漂泊与磨难,诗人以“顽”字形容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屈。接着,“直到极边方彻骨,得逢好友便开颜”两句,描绘了在极端环境下,遇见知音好友带来的温暖与喜悦,强调了友情对于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百年怪事空中电,一片孤情海上山”则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的起伏比作闪电,将孤独的情感比作海上的山,形象地展示了生命旅程中的不可预测性和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但使五灯能续燄,玉门何必愿生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只要心中有光(五灯象征佛法智慧),就不必渴望回到安逸的生活,体现了佛教中对生死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意志,又蕴含了对友情、生命意义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