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题古墓

冢荒无树亦无碑,土面砖痕似灼龟。

坏道尚存翁仲守,传家知是子孙谁。

又成东海终难料,欲锢南山最可悲。

要寄此情浮世去,临流说与落花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坟墓荒凉没有树木也没有碑文,地面的砖痕像被火烧过的龟裂。
破败的道路仍有石翁仲守护,但家族传承者是谁却不得而知。
未来会否重归东海难以预料,试图禁锢南山的景象最为凄凉。
想要寄托这份情感给世间流转,对着流水和落花诉说这一切。

注释

冢:坟墓。
荒:荒凉。
无树亦无碑:没有树木和碑文。
似灼龟:像被火烧过的龟裂。
坏道:破败的道路。
翁仲:古代石像,常用来象征守护者。
子孙谁:家族的后代是谁。
东海:比喻远方或未知的未来。
南山:南山,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也常象征远方或困境。
最可悲:非常悲凉。
此情:这份情感。
浮世:世间流转。
落花:凋零的花朵,象征流逝的时光。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葛天民的《山中题古墓》描绘了一座荒凉的古墓景象。首句“冢荒无树亦无碑”,写出了墓地的荒凉,连一棵树和一块碑都没有,只有地面砖痕像被火烧过的龟裂痕迹,显得凄凉而古老。次句“土面砖痕似灼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破败感。

第三句“坏道尚存翁仲守”,翁仲是古代石人,象征着忠诚守护,即使道路已毁,石像依然屹立,显示出墓地历史的久远和坚守的精神。然而,“传家知是子孙谁”则引出对墓主人后代的疑问,暗示家族传承的断裂。

后两句“又成东海终难料,欲锢南山最可悲”,运用比喻,表达对人生无常和命运难测的感慨,将墓地比作可能变为东海的尘土,暗示生命的消逝,而“南山”代表永恒,被困南山(无法超越)的悲哀,表达了对死亡的深深哀思。

最后,“要寄此情浮世去,临流说与落花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流逝的世间和飘零的落花,希望它们能传递这份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凝练,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98)

葛天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字:无怀
  • 籍贯:越州山阴(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开井

小圃新穿土,中藏一丈空。

山腰泉脉透,井口树阴蒙。

浇药先资用,煎茶已见功。

甘凉羞自荐,汲许四邻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水仙

玉涧金寒窈窕身,翩翩翠袖挽青春。

水晶宫里成仙女,香醉山中得道人。

朔雪几回埋不死,南洲一出净无尘。

朴翁老矣谁同调,相对无言意转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正月十二日夜姚江

断岸春风峭,江空夜雨清。

萧疏蓬上点,彷佛叶间声。

今古双眸冷,乾坤一棹轻。

鬓从湖海白,谁识谢郎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紫芝韵

钦羡私居好,楼深夏必凉。

小窗通远岫,古木蔽斜阳。

露槛安花斛,尘编满竹床。

如君清到骨,只合静焚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