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四)

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无论身处高位还是渔夫樵夫,本性和情感逐渐背离。
季子的灾祸源于对富贵的怜悯,颜回之道在于享受简朴的生活。
保持清静就能与长寿同在,愤怒怨恨必须时刻警惕。
效仿尧帝的百姓亲近圣贤之治,用竹简记录音乐,追求和谐之道。

注释

轩冕:指地位显赫或官职。
渔樵:打鱼砍柴,代指平民百姓。
性与情违:本性与情感不一致。
季子:指孔子弟子季路。
富贵:财富和地位。
颜生: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贱而快乐著称。
箪瓢:竹篮盛饭,破瓢饮水,形容生活简朴。
齐三寿:与长者同寿,比喻长寿。
忿恨:愤怒和怨恨。
戒一朝:警醒于一时的冲动。
尧民:尧的时代的人民,象征理想社会的百姓。
孤竹:古代的一种竹简,用于书写。
云韶:古代宫廷音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开篇“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两句,通过对比官宦之家(轩冕)与山林之居(渔樵)的不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性与情违”意味着世间纷扰与内心所向背道而行,“渐渐遥”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违背感的日益加深。

接着,“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因富贵而招致灾祸的人物(如季子),与追求道德生活、以简陋之物为乐的颜回(颜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清贫自守的选择和满足。

“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两句,则是诗人对待生命态度的写照。这里,“清闲自可”表明诗人已达到心灵的自在状态,而“忿恨还须戒一朝”则告诫自己,即使面对不平事,亦当以宽容之心对待。

最后,“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两句,通过借古人(尧、舜)之德来表达诗人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情趣。这里,“好学”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而“短裁孤竹理云韶”则描绘了一种简约而不失文雅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材料(如竹)的巧妙利用来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艺术与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和情感的抒发,是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收录诗词(196)

李咸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五)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

莺有来由重入谷,柳无情绪强依人。

汉庭谒者休言事,鲁国诸生莫问津。

赖是水乡樗栎贱,满炉红焰且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六)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七)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

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八)

何事深山啸复歌,短弓长剑不如他。

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鴳敢辞栖短棘,凤凰犹解怯高罗。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