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乔安邑备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书房岁月流转,文明难以言表。
冬日相聚谈笑,夏日离别心酸。
地方官员执政,公正无私显赫。
老者驾车前往,孩童陪伴嬉戏。
西方风俗日渐繁盛,东方清静期待诗篇。
远方怀念才子,京城洛阳期待新作。

注释

书阁:书房。
移:流逝。
文明:文化。
难复辞:难以言说。
欢言:谈笑。
冬雪:冬季的雪。
恨别:遗憾分别。
夏云:夏日的云。
外尹:地方长官。
为政:执政。
高明:高尚明智。
不欺:不欺诈。
老人:年长者。
骖驭:驾车。
童子:孩童。
狎雏嬉:与幼鸟嬉戏。
日茂:日益繁盛。
西河俗:西方风俗。
寂寥:寂静。
东观:东方的学府。
遥怀:怀念。
秀才令:才子。
京洛:京城洛阳。
新诗:新作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送乔安邑备》。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季节变换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未来的美好祝愿。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光易逝、文化难以复辟的悲凉气氛。书阁是藏书的地方,时间像是在这些书籍中流逝,而文明一去不复返,显然诗人对此有深切之感。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这两句则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欢聚与离别的情感。冬雪代表着寒冷孤寂的氛围,而夏云则是温暖而又易逝的象征。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这两句表明诗中的人物正在外任上执掌政务,秉公行事,没有私心。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老人和孩子们都在尽情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像西河的风俗那样兴盛起来,同时也对东观所代表的某种事务或情感保持着期盼。

最后两句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以及期待在京洛之地能够见到新的诗篇,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作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情操和他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宋休远之蜀任

求友殊损益,行道异穷申。

缀我平生气,吐赠薄游人。

结恩事明主,忍爱远辞亲。

色丽成都俗,膏腴蜀水滨。

如何从宦子,坚白共缁磷。

日月千龄旦,河山万族春。

怀铅书瑞府,横草事边尘。

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苏合宫颋

都邑群方首,商泉旧俗讹。

变风须恺悌,成化伫弦歌。

畴昔圭璋友,雍容文雅多。

振缨游省闼,锵玉宰京河。

别曲鸾初下,行轩雉尚过。

百壶非饯意,流咏在人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

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

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绝镇功难立,悬军命匪轻。

复承迁相后,弥重任贤情。

将起神仙地,才称礼乐英。

长心堪系虏,短语足论兵。

日授休门法,星教置阵名。

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

月窟穷天远,河源入塞清。

老天操别翰,承旨颂升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