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

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

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

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

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京城的春天适宜游人,游兴浓厚。
草木茂盛在季伦谷,莫愁坊的花朵盛开。
山色在断云中若隐若现,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波光。
楼前有供马儿嬉戏的空地,树下则是斗鸡的场所。
白发之人自得其乐,杯中绿酒也斟满。
潘家园观赏种植的花草,谢家别墅欣赏池塘。
如此悠闲如同隐士,尽管年老却不感伤。
相互询问彼此的德行和功绩,银黄的乡愁在心中游荡。

注释

帝城:京城。
宜:适宜。
游人:游子。
季伦谷:古代富豪的居所。
莫愁坊:以美女莫愁命名的地方。
断云:破碎的云朵。
山色:山的景色。
戏马地:供马匹玩耍的地方。
斗鸡场:斗鸡的场地。
白头:指老人。
绿酒:绿色的酒, 可能指美酒。
潘园:古代园林。
谢墅:谢家的别墅。
至闲:极其悠闲。
隐逸:隐士。
过老:度过老年。
悲伤:忧伤。
焉:哪里。
功德:德行和功绩。
银黄:形容乡愁的颜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洛阳城景。开篇“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即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喜悦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在第二句“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洛阳城中春意盎然的情景。这里的“季伦谷”和“莫愁坊”很可能是洛阳特有的地名,增添了一份地域特色。

接下来的“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自然美景,表现了春天山川间云彩变幻和水面波光荡漾的情趣。这里的“断云”和“轻风”都烘托出了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

而“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则描绘了人间生活中的欢快景象,再现了春日人们嬉戏玩乐的情形。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突出了春天活力四射的一面。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一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以白发比喻自己年迈,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参与,通过饮酒来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两句,继续描绘了洛阳城中春日游赏的情景。这里提到的“潘园”、“谢墅”等地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园林生活的向往。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安享晚年的哲学态度,展示了诗人面对生命流逝时的从容与泰然。

最后,“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一句,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述和怀念。诗人通过“相问”的动作,传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温馨回忆,以及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洛阳城春日的繁华与生机,也透露出了诗人自身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乐天秋凉闲卧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

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

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

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

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

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

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

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

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