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再韵赋雪

晓听儿曹说。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

急与呼童诛剪尽,趁此江天暮雪。

唤小艇、渔翁鹤发,凛冽寒风吹酒面,与何人、共泛山阴月。

归浩叹,御琴瑟。世寰恍惚山川别。

望琼楼、玉宇相映,烂银环合。

冰柱雪车新句就,不疗饥肠病骨。

奈野鸟、千山飞绝。

我笑书生贫亦甚,诵布衾、岁久寒如铁。

儿恶卧,踏里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清晨听到孩子们谈论,说前面村庄的稀疏梅花,不要让它被杂草遮蔽。
赶紧叫仆童砍掉所有梅花,趁着江天暮雪的景色。
呼唤小船上的老渔翁,他头发斑白,寒风吹过他的脸庞,和谁一起在山阴月下泛舟呢?
归来后感叹不已,弹奏琴瑟。世界仿佛变得模糊,山水也有了不同。
遥望琼楼玉宇相互辉映,如同镶嵌着银环的画卷。
新创作的冰雪诗篇虽好,却无法治愈饥饿和疾病的痛苦。
野外的鸟儿都飞向远方,消失在千山万岭之间。
我笑自己贫穷太过,即使布衾年久,寒冷如铁。
孩子抱怨床铺破旧,被子踩破了洞。

注释

晓:清晨。
儿曹:孩子们。
疏梅:稀疏的梅花。
蔽:遮蔽。
江天:江边的天空。
冰柱雪车:比喻冰雪覆盖的景象。
书生:读书人。
布衾:棉被。
踏里裂:被子被踩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严寒冬日中寻找精神慰藉的情怀。

“晓听儿曹说”一句,设定了一个清晨听闻孩子们嬉戏的声音,既突出了时间之早,也反映出一种生活的温馨与祥和。紧接着,“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诗人通过对梅花不随波逐流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坚守品行和节操的自诩。

“急与呼童诛剪尽,趁此江天暮雪”则是一种行动上的决绝,诗人在雪花纷飞之际,急切地叫唤童仆去除去庭院中的杂草,以保持一份清洁和整齐,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严谨与自律。

“唤小艇、渔翁鹤发”等句,更进一步描绘了一个雪后独赏月色的场景,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释放。通过对渔夫和鹤发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归浩叹,御琴瑟。世寰恍惚山川别”则是诗人在雪后归来时的一种感慨,抚琴自慰,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在这里,“世寰恍惚山川别”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尘世的茫然失措,也可看作是他面对自然时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望琼楼、玉宇相映,烂银环合。冰柱雪车新句就,不疗饥肠病骨”中的琼楼玉宇,是对豪华建筑的一种描绘,而后文“不疗饥肠病骨”,则是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无奈和自嘲,反映出一种贫寒之苦。

最后,“奈野鸟、千山飞绝。我笑书生贫亦甚,诵布衾、岁久寒如铁。儿恶卧,踏里裂”中,通过对野鸟飞鸣的描写,以及诗人对自己书生的境遇的自嘲,再次强调了生活的艰辛和个人的无奈。

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在物质贫乏与精神丰富之间挣扎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鬓河月。悲愤积,付湘瑟。

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松江哨遍

木叶尽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凌万顷、一苇纵所之。若凭虚驭风仙子。

听洞箫、绵延不绝如缕,馀音袅袅游丝曳。

乃举酒赋诗,玉鳞霜蟹,是中风味偏美。

任满头堆絮雪花飞。更月澹篷窗冻云垂。

山郁苍苍,桥卧沈沈,夜鹊惊起。噫。倚兰桨兮。

我今恍惚遗身世。渔樵甘放浪,蜉蝣然、寄天地。

叹富贵何时。功名浪语。人生寓乐虽情尔。

知逝者如斯。盈虚如彼,则知变者如是。

且物生宇宙各有司。非已有纤毫莫得之。

委吾心、耳目所寄。

用之而不竭,取则不吾禁,自色自声,本非有意。

望东来孤鹤缟其衣。快乘之、从此仙矣。

形式: 词牌: 哨遍

恋绣衾.闺怨

柳絮风翻高下飞。雨笼晴、香径尚泥。

女伴笑、踏青好,凤钗偏、花压鬓垂。

乱莺双燕春情绪,搅愁心、欲诉向谁。

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桃源忆故人

暮霞散绮西溪浦。天上晴云开絮。清绝梅花几树。

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

谁画江南好处。著我闲巾屦。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