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二)

北风如刀割寒骨,谷已成囷不仓猝。

任从密雪落交加,旋采乾薪烧榾柮。

锄犁满屋牛在牢,鹅鸭乱鸣鸡乱发。

割烹炊黍待邻叟,饱向茅檐閒兀兀。

田家此乐乐无涯,谁道一生空汨没。

公希平子定何如,我效梁鸿终适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北风吹来像刀割骨头,谷物堆积如囷仓促难收。
任凭密集雪花纷飞,立刻采集干柴烧火取暖。
农具满屋牛栏满,鹅鸭乱叫鸡乱啼。
烹饪饭菜等老邻,吃饱后在草屋悠闲自在。
农家生活乐趣无穷,谁说一生只是劳碌奔波。
你是否能像平子那样安逸,我则效仿梁鸿远走他乡至越地。

注释

北风:寒冷的北风。
割:像刀割。
寒骨:冻得骨头疼。
囷:圆形的谷仓。
仓猝:匆忙。
密雪:密集的雪花。
乾薪:干燥的木柴。
烧榾柮:烧火取暖。
锄犁:农具。
满屋:到处都是。
牢:牛栏。
鹅鸭:家禽。
鸡乱发:鸡叫声杂乱。
割烹:切割烹饪。
炊黍:煮饭。
邻叟:邻居老人。
兀兀:悠闲的样子。
田家:农家。
乐无涯:乐趣无穷。
汨没:劳碌奔波。
公希平子:你像公希平子。
定何如:会怎样呢。
我效梁鸿:我效仿梁鸿。
终适越:最终去往越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农事生活的场景,以北风吹雪的严寒为背景,展现出农民们勤劳与坚韧的生活态度。"北风如刀割寒骨"形象地刻画了天气的恶劣,但农民们并未因此而慌乱,他们从容地"旋采乾薪烧榾柮",准备取暖。屋内虽然简陋,但"锄犁满屋牛在牢,鹅鸭乱鸣鸡乱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家景象。

诗人通过"割烹炊黍待邻叟"的细节,描绘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享受到"饱向茅檐閒兀兀"的满足和闲暇。诗人感慨"田家此乐乐无涯",认为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自有其无穷的乐趣,反驳了那些认为农民一生劳碌无所得的说法。

最后两句,诗人以东汉隐士扬雄(字平子)自比,表达自己效仿梁鸿(东汉隐士,曾避难至吴,后归耕于霸陵)的决心,暗示自己愿意像他们一样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一)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已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蚯蚓

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

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

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

蝼蝈似相助,草根无停声。

聒乱我不寐,每夕但欲明。

天地且容畜,憎恶唯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谒双庙

八月过宋都,泊舟双庙侧。

永怀此忠良,遗烈传碑刻。

五位俨朝裾,千年同血食。

当时多苟生,贵爵曾谁识。

纵今有丘坟,都已荒荆棘。

古人非轻死,于义实罕得。

英骨化埃尘,令名同鸟翼。

飞翔出后世,景慕无终极。

岂若目前荣,未殁声已息。

西登孝王城,王气由邦国。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谒昭亭庙

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

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

古壁画云雷,空庭俨舆马。

眷予来故乡,絜斋陈奠斝。

尚想昔丱童,维愚托民社。

每从诸父赛,朅至此祠下。

今齿踰不惑,双亲世似寡。

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