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龙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一叙别怀一谢惠端砚(其一)

汝瞻当日预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龄。

别久恨无书寄雁,夜深犹记案帷萤。

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绍品丁。

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你回忆起当初共同订立文约的日子,七十人中你是最年轻的才俊。
长久分离,遗憾没有书信通过大雁传递,深夜里仍记得案前的灯火照耀着你研读的身影。
我有幸通过科举考试,你是否期待能继承家业,延续我们的声誉。
未来的相逢,你应以新的眼光看待我,你的名声不会逊色于国家的名贵兰花。

注释

汝:你。
预文盟:共同订立文约。
妙龄:年轻有为。
恨:遗憾。
书寄雁:书信通过大雁传递。
案帷萤:案前的灯火。
叨天幸:有幸。
登科甲:通过科举考试。
绍品丁:继承家业。
阿蒙:比喻人学识突然增长。
刮目:用新眼光看待。
流声:名声。
国兰馨:国家名贵兰花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寄郑龙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之一》。王迈在诗中回忆与友人的情谊和彼此之间的承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汝瞻当日预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龄。"

这两句描述了过去与友人郑龙川(字子汝瞻)在文场中结下深厚的情谊,那时他们都处于青春年华,最适合学习和成长的年龄阶段。

"别久恨无书寄雁,夜深犹记案帷萤。"

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相隔两地,没有书信可以互通,夜深人静时还能回想起那微弱的灯光和萤火虫。

"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绍品丁。"

王迈自豪于自己能够通过考试(登科甲),而郑龙川则在等待着自己的好消息(心期绍品丁)。这里体现了两位朋友各自的学业和仕途上的期待。

"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重逢之约的期待,同时赞美郑龙川的声音如同国兰花的清香,即使时间久远也不会有所减退。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寄南剑守陈寺丞宿

复斋出守剑津时,正直清廉真吏师。

遗爱昔尝垂竹帛,徽音今又嗣埙篪。

侯能培植甘棠茇,我欲摩挲常萼碑。

千载福公家传好,怀哉蜀士送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婺州赵尚书立夫二首(其二)

忆昔京畿入幕时,游从日浅辱深知。

每誇得士如温造,几度逢人说项斯。

亲见登瀛应击节,近闻去国为攒眉。

江干饯别公先至,洪魏诸贤鼎鼎来。

形式: 古风

寄婺州赵尚书立夫二首(其一)

大雅千年一嗣音,人如美玉更良金。

清修山泽臞儒样,恻怛河沙古佛心。

北阙方瞻台斗践,东嘉还借福星临。

中兴宗衮留衣钵,大有苍生望作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婺倅张同年渭叟并简其婿黄元辅自然二首(其二)

同登当日鬓犹青,宦路还如跛鳖行。

莳药山阿非贵相,叩头殿下得狂名。

著书平屋千年记,堆笏盈床一饷荣。

安乐窝中无别法,只将世累放教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