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去不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熊鉌所作的《入武夷山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劳碌的感慨。首句“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直接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喜爱,认为山中的宁静与美好胜过尘世的纷扰。接着,“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被世俗事务牵累的无奈,感叹人生苦短,却被琐事占据大半。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色,天柱隐没在阴雨之中,而幔亭则如仙境般悬浮于彩云之上,展现了山中美景的神秘与超脱。最后两句,“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百姓辛勤劳苦的同情,以及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仙人般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又暗示这种理想可能难以实现,仙人已去而不复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描绘山中美景和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一见识君多道气,再陪杖屦此跻攀。
高山流水知公志,明月清风共我闲。
落落半生心未泯,寥寥千载事相关。
出山一步尘埃满,便好赍粮莫出山。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
野杏出篱明望眼,蒌蒿满地蔼愁心。
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
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